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州赵宇案应严肃追究办案人员违法违纪责任

(2019-02-23 10:03:15)
分类: 办案心得

福州赵宇案应严肃追究办案人员违法违纪责任


 

最近两天,福州男子赵宇“见义勇为反被拘”一事出现反转之反转,引发广泛关注。赵宇通过自媒体曝光自己的遭遇后,当地检方昨天(221日)上午回应已经决定不予批捕,公安机关已经变更强制措施将赵宇释放。

 

正当人们心中一块石头刚落地,昨天下午赵宇却收到公安机关将其移送起诉的决定书!好在几小时后,检方以极快的速度做出不起诉的决定。今天(21日)凌晨,福州市公安局通报此事最新进展:赵宇行为属正当防卫,不予起诉。在这个通报中,警方不但说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表示赵宇案中被赵宇制止行凶的李某,因涉嫌犯非法入侵住宅罪已被监视居住,公安机关将视其病况采取相应法律措施。

 

我认为,在这个案子中,办案人员犯下三个违法违纪的错误,并且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后果,考虑到司法人员一向享有的特殊保护,即使不追究相关办案人员的刑事责任,也应当严肃追求他们的违法违纪的党纪行政责任。

 

第一,本案中,办案人员罔顾基本证据、事实,没有正确适用法律,对赵宇以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

 

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最低处十年有期徒刑,情节特别恶劣的可处死刑。

 

在去年昆山“于海明正当防卫案”(又称苏州昆山反杀案)发生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以案释法,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并且“两高”负责人还专门为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各大媒体、各门户网站都进行了充分报道。

 

“两高”对正当防卫的最新司法解释,特别强调对于正在发生的不法伤害,不能苛求紧急状况下行为人非常理性地衡量、采用跟对方的手段和工具完全对等强度的手段和工具。

 

综合警方通报和现场目击证人证词,在本案中,赵宇被对方反击后,将对方推倒在地,然后上前打了两拳、踹了一脚,一气呵成,都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显然属于正当防卫,并无任何不当;如果赵宇后来继续拿凳子欲砸向对方,并且这个行为产生了致对方受伤的严重后果,那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幸亏他被人制止后就立即收手了。

 

正是因为警方办案人员在适用法律上的错误,导致赵宇被刑事拘留14天的严重后果。

 

第二,赵宇被拘留后,检方曾接到公安机关开具的提请批准逮捕书,但迅速做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可是警方却变更罪名移送审查起诉,一错再错。

 

在中国司法实践中,检方一旦做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就是案子本身缺少起码的定罪证据,但凡够得上逮捕条件就没有不批捕的情形,相反,逮捕之后证据不足、最终无法定罪的反而不少。

 

此外,检方做出批准与不批准逮捕的决定,通常会用三到五天的时间做决定,像赵宇案这样,检方非常快速地做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并且警方也迅速变更了强制措施,本身说明警方内部对这个案子存在较大的争议。

 

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在媒体曝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之后,警方仍然将赵宇变更一个较轻的罪名移送起诉。这说明警方办案人员中,有人既不懂法律,也完全不懂如何正确回应舆论关切。

 

在警方移送起诉仅仅几小时后,检方即做出不予起诉的决定,这在中国司法实践中非常罕见。我甚至可以讲,这创下中国司法史上最快放人的记录。当然,检方为了给警方面子,在做出这个决定时,也留了一个赵宇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的尾巴。按我的理解,留这个尾巴是缺乏必要的事实和法律依据的,但这是中国国情,我能理解。

 

警方一错再错,引发社会舆论强烈不满,幸亏检方及时纠错才没有引发更大的舆情,但社会影响已经十分恶劣。人们普遍质疑,警方这样的处理还要不要正当防卫,敢不敢见义勇为,是不是要让现在本来就已经非常稀缺的救急救难行为荡然无存,让中国彻底变成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

 

第三,从现有证据和警方通报看,李某涉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而且可能还涉嫌强奸(未遂),但是,警方却一直没有对李某的犯罪行为立案侦查,直到赵宇通过自媒体曝光这起案件,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和强烈质疑后,警方才立案侦查。

 

显然,警方办案人员不仅在对赵宇立案侦查、移送起诉上,涉嫌专业不精,适用法律错误,滥权违法的问题,而且在对待犯罪嫌疑人李某问题上,存在行政不作为,执法不严和放纵犯罪的严重问题。

 

严肃追究办案人员上述违法违纪的责任,既是维护司法尊严、从严治警的要求,也是回应社会关切,彰显法律公平、正义的需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