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oubanio.com/view/photo/photo/public/p2158166535.webp
说到参加司法考试最励志的故事,大概莫过于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了。网上的资料显示,作为韩国历任总统中学历最低的卢武铉,从釜山商业高等学校毕业后,他一边四处打工,一边埋头自学,备战司法考试,虽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在连续考了七次后,他的名字终于出现在1975年度的60人合格名单中,取得了律师资格。2013年出品的韩国电影《辩护人》即改编自卢武铉的亲身经历。影片中有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细节,就是剧中以卢武铉为原型的宋佑硕律师,在一个准备打烊的旧书店中,“赎”回了自己卖掉的厚厚的一摞司考用书。就这么个不起眼的细节,却说明了一生中坚强、有毅力、有担当的卢武铉,在“备战”司考的过程中也曾打过退堂鼓,只是产房门口表示已替他交过妻子生产费用的岳母的鼓励、小饭馆里生活同样清苦却还容他赊账的女老板无声的支持,才使其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试想想,一个人在七年中,每天面对着一堆枯燥乏味的书,准备一场完全无法预知结果的考试,是一种怎样的磋磨和历练,而正是他刻在工地墙壁上“绝对不要放弃”的自勉,才成就了他后来律师职业中的辉煌。当然,他在做总统后因卷入家人受贿丑闻而自杀的后话另当别论,而他在开办律师事务所时的合作伙伴文在寅,则在今年的大选中当选韩国的新一任总统。一个律所出两任总统,也是世界法律史上的一段佳话吧。
其实,不惟韩国如此,在世界各国、各地,经历卢武铉一样艰难司考的人比比皆是。笔者在2003年的春季曾在美国巴尔的摩大学法学院访学,室友Marj.是一位已经有三个子女、两个孙子的白人女性,其时她是法学院二年级的学生。闲谈中得知,她之所以五十多岁了仍然选择入读法学院,原因之一是她想读完后做个律师,哪怕在她丈夫开的电器店里做法律顾问,至少还可省一笔律师费呢。回国后,我和Marj.保持着断断续续的联系,在信中她会说一下她的现状,比如在2004年的电邮中,她说她参加了律师考试,当时正在等成绩;可到了2009年时,她再次提到她参加了律师考试,且还在等成绩。我不好意思问她考试的具体情况,不过可以肯定的是,Marj.从法学院毕业后的五年中,并没有圆了她的律师梦。或许Marj.的经历只是个案,不过由此也可窥见美国司考难之一斑。在我国的台湾地区,被誉为“国考”的司考也一样不容易,以至于有前台湾大学法律学院院长许宗力先生为此而“好心”劝告学生,“国家考试一试不中,再试固无不可,我个人的建议是,顶多考个四或五年,考不上就别再试,赶快转行,另寻出路,我总认为专为国考而花四、五年光阴,多少会扭曲一个人心智的。”这就是说,在台湾会有人多次参加国考,而许院长赞同最多考四五次,实在通不过的话也别勉强,完全可以另觅他途,没必要非在一棵树上吊死。
说到我国的司考,这“天下第一考”的名头也不是浪得虚名的。每年参加考试的人员中,总不乏一些考了三、四次的考生,他们有的因工作要求,需要有这样一纸“资格证书”带其跨进从业的门槛,有的人则为了心中玫瑰色的“法治梦想”,当然也有人只是为了与朋友一起做件事,心甘情愿地“陪考”一下!各人参加司考的原因迥异,在仲夏酷暑中付出的汗水却是相同的。考生们为了能专心学习,抵御外界诱惑,可谓奇招迭出。记得有一年九月份刚开学,课堂上坐着一位虽是光头,却又穿了裙子丝袜的学生。后经核实,这位打扮另类的学生是位女生。虽然涉及个人隐私,我依然忍不住好奇想探寻她剃光头的原因。她说没别的意思,“就是为了让自己暑假里不好意思出门逛街,好在家里复习司考。”结果却是街一点儿没有少逛,还意外地收获了满大街的回头率,至于她后来司考考得如何,我没再打听,可她留给我的最深记忆,竟是为司考而牺牲了一头的秀发。
司考之难,在于其量大、题难、通过率低。先说“量大”吧,考试虽只有四张卷子,却涵盖了法理学、宪法、刑法、民法等十几门课程的无数知识点,有个司考的培训机构,其“厚大”的名称就形象地阐释了司考资料的既“厚”且“大”,这与《辩护人》中宋佑硕司考的参考书有得一拼。有人说只要把资料“背会”就能考好,可按照常人的阅读速度,能把它们看一遍就已颇费时日了。再说“题难”,撇开早年的律师资格考试不说,仅司法资格考试也已经进行到第16次了,要想不与以往的考题重复,命题老师只能“剑走偏锋”,“编”一些稀奇古怪的题目来为难考生,不断地给考生们挖“坑”,这也就难怪每年在司考完后有吐不完的槽点了。说到通过率低的问题,这也许和国家政策有关,譬如韩国,在卢武铉参加司考的时代,每年的通过人数全国不超过三位数,即便现在过了三位数,其通过率也只有3%左右;在美国,由于是在其他本科专业毕业后修读法学院才有资格参加考试,算是优中选优,据相关资料称,其通过率也只有20%左右;而我国的司考通过率维持在10%左右,已算是比较高的了,这种“精英化”的选拔,也就意味着每年会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会被拒之于法律大门之外,与法律职业无缘。
不过,经历一次或数次司考的人,他的努力绝不会白费。通过备考中对海量考点的复习,隐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几乎所有的法律知识,都会成为日后从事法律职业的有用资源,《辩护人》中宋佑硕律师在房产登记、税收法律中的服务及国安案件中的雄辩,说明他参加的七次司法考试,为其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这绝对称得上货真价实;当司在备战司考中心理上历经压力和绝望、独自面对寂寞和孤独中所养成的“绝对不要放弃”的坚韧和耐力,也会转化为漫漫人生路上度过各种难关所需的精神力量,这是一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考司通过后,那种历尽劫波之后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正可用“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日月明”来形容,也算是上苍对一个人辛苦付出后的回报和奖赏吧。
又是一年司考时,学子们,为成就优秀的自己,加油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