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如僧
单位: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
声明:
1.本文假设当事人不是法律中人,对法律行业,尤其对刑事律师这个群体不甚了解。
2.本文主要适用通过互联网找律师的当事人,旨在协助其在与律师谈案过程中迅速直观地作出判断。
3.个人观点,欢迎拍砖。
金牙大状王思鲁曾在《聘请律师要三思》中说到:“请个好律师是上策,不请律师是中策,请个差律师是下策。”与其请不到好律师,还不如不请律师。
这个社会太过于缺乏诚信,太过于浮躁,太过于功利,真正有职业道德,能够潜心钻研业务,并且愿意大量时间办案的律师实在是太少了;更多的是一些打着取保候审或者无罪的旗号,骗取当事人钱财的诈骗犯,或者连到看守所会见时该问些问题都搞不清楚,只会问当事人有什么话需要转达家人的走流程律师,或者庭前不阅卷,在庭上夸夸其谈,抓不住要点的演技派。
然而,对于很多当事人来说,刑事案件的结果涉及其生命、自由、财产,实在是太重要了,不请个律师又实在是不放心。同时,刑事案件非常讲究时效性,譬如逮捕前的37天对当事人来说就是黄金时间。那么如何在初次见面时,就迅速确定他是不是个好律师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参考以下几个标准,确定其是否具备相应的办案技能、职业道德。
首先,可以上网搜索一下,他有没有看得见的案例。法律是一门实践科学,水平都是真刀实枪拼出来的,意淫出来的东西不值钱。
其次,可以上网搜索一下,他有没有看得见的辩护词。(1)辩护词的格式规范,至少不会把辩护词说成代理词,把辩护人说成代理人;(2)辩护词的内容不空洞,至少不是或者不全是一些“被告人是初犯、偶犯;认罪态度良好,没有翻供;家庭经济困难,初入社会才会犯错;家里父母年迈,妻子怀孕,家庭极需被告人照顾”的屁话。(3)辩护词的篇幅恰当,辩护词太长固然未必是好事,但是少于两页纸的辩护词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垃圾货。
再次,可以上网搜索一下,他有没有在百度上竞价推广。只要是在百度作推广的律师都要小心,哪些在百度上号称取保成功率高,有资源,不成功不收钱的律师,基本上可以确定他就是个有牌的诈骗犯。
然后,初次见面,看他的名片,是不是在只在某个领域里有专长的律师。哪些在名片上标榜民事、行政、刑事样样精通的律师,往往就是样样不精通的律师。法律博大精深,一个律师能在某个细分领域里有所造诣已经很了不起了。
最后,初次见面,看他的言谈,有没有跟你说取保候审难度大或者主动暗示与办案机关的某些领导很熟。初次见面时,无论他对案情有没有基本了解,只要他说有把握取保候审,基本上就可以确定这是个有牌的诈骗犯(在中国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难如登天,具体可以搜《取保候审难,难于上青天》一文),哪些跟你说不要奢望于取保候审但又承诺尽心尽力为你申请取保候审的律师,才是好律师。律师执业过程中时常与办案人员接触,与某些领导很熟,本也正常;但是初次见面时,就主动暗示其与某某办案领导很熟就未必正常了,下一步可能就是向你索取不菲的费用,用于办案民警吃饭,或者审查批准逮捕的检察官吃饭,再下一步就是可以取保候审或撤销案件,但是需要一笔巨额资金用于通关,然后可能人放出来了,你还在凑钱过程中。
总而言之,刑事案件涉及生杀予夺,倾家荡产,请个好律师就是不幸中的大幸,请个差律师就是不幸中的不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