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利川市黄泥塘小学回访报告

分类: 实地走访 |
志愿者:风—之絮,李俊男,胡玺,郑锐
回访日期:12月29日
由于前段时间自己忙于考试复习,一直拖延至今才发回访报告实在抱歉。
地理概况:
沙溪黄泥塘小学位于恩施利川市郊区,从利川火车站出发到达学校整个车程约两个半小时。在一路的颠簸和蜿蜒曲折之后,路边背靠群山的小学映入我们的眼帘。进入大门有三栋简陋的房子。
回访见闻:
校舍:
下面图片中的便是孩子们上课的教学楼,单薄地孤立在山间,略显斑驳的痕迹,一个人工手敲的大铃铛已锈迹斑斑,落寞地悬挂在教学楼下分外显眼。其中的一栋平房便是学生们的食堂,同时这也是老师们的日常办公室。后来听校长说学校的场地实在不够,他们没办法,只能将办公室设在食堂里面。
图书室:
在食堂对面的一间便是学生们住宿的地方,寝室楼下面的一间便是学生们的图书室,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为数不多的书架都摆放上了满满的书籍,甚至在书架的顶端也被堆上了书籍。学校书籍的整理不免杂乱了些,不过这可能是因为图书室面积太小的缘故。据校长介绍,他们已收到扬帆寄来的的航模和书籍,但是仍希望扬帆计划可以继续帮助他们,他们学校的图书仍是匮乏的,例如一些低年级读物,种类也不是很多,对于航模,学生们的反响很好,很是喜爱。在我看来,如果能得到扬帆计划的继续捐助,对于图书方面,学校最好能把书籍发放到孩子们的手中,不然有限的图书室空间就更显狭小,叠放堆积现象也会愈加严重,使图书愈加杂乱,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图书室里有一部分的书籍还很新,为此,我们的志愿者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了解到,孩子们是可以借阅图书的。但是是由老师统一组织借阅,班级有多少人便一次性多少本,有专门的学生负责。直到我们去时,孩子们反映,这个学期班主任只组织了一次,但是他们可以在班里互相交换图书来看。
体育设备:
据老师和学生们说,他们的体育设备是很缺乏的。例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体育器材,有很多男孩很喜欢打篮球可是他们学校的篮球并不够。
很遗憾因我对路程的不熟悉没有安排好以至于没有时间更深入地与老师交流。在从沙溪黄泥塘小学我忘着窗外的大山,感受着颠簸的石子路,看着公交车上身边不发一言的小学生们,着实觉得在这样偏远的村庄办一个学校真的很不容易,孩子们很内向,此刻的课外书对他们而言是多么得重要啊,那是他们看山外景的眼睛啊!不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志愿者,乃至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我始终坚信我们的善意之光会照亮一片天空。不论照亮时间有多长,不论照亮的幅度有多广,但都会有这样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