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录扬帆志愿者的故事

(2016-01-07 14:56:50)
标签:

杂谈

2015扬帆优秀志愿者 杨琪
记录扬帆志愿者的故事
雪域高原上 最美丽的扬帆志愿者
杨琪是个浪漫的男孩子,喜欢西部高原,喜欢蓝天白云,喜欢央仓嘉措的诗歌...他与扬帆计划的结缘,用他的话说是充满诗意的,不知道是一刻的停留,还是前世的遇见。他常说是扬帆计划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因为后来一系列的经历,让自己走出校园,去实践自己所学进入社会,来到西部雪域山里。

记录扬帆志愿者的故事

他认为这是一种必然,一种使命驱使自己和孩子们一起扬帆起航。他曾见过用开水泡炒面吃的孩子,曾见过喝不到净水的孩子,曾见过冬天穿破旧单鞋的孩子,也见过双手长满冻疮的孩子...他说过,他与这样的一双手触碰时候,就好像是两个世界的相连。不同的出身、经历,可是人总归都是在寻找温暖,都想要日子过得更好,能有更多的快乐。他看见这些不一样的生活,驱使他去山里,去给孩子们送去温暖。

他说,自己的父母总是打电话,劝他说,山路太危险,出去的时候给家里打电话,下次再也别出去了。可是,他每一次进山却能给孩子们带去物资,陪伴着孩子们跟孩子们聊聊外面的世界,他不想随随便就去终止。所以,一直坚持下来。

他也跟扬帆计划项目组分享过他的迷惘,他说,他跟别人讲起山区贫困地区生活的艰难时候,有时候,别人会说“关我什么事?”微博上有人留言,“我对这些不感兴趣,以后不要给我留言公益活动的信息了”;还有些人说以后和你一起来做活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或许有太多的人不理解,或许有很多人不能像他一样亲身参与到扬帆计划的公益生活里去。其实,他说自己特别理解这些,很多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打拼,自顾无暇的时候真得会暂时忽略别人的感受。可是,他庆幸自己还有闲暇,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能缓一缓奔波的步伐,去做这些能够帮得上别人的事。

他说,做公益时间久的人,心里自然会生出一种情怀。也谈不上是忧国忧民,而是懂得如何走进贫困地区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前,给孩子们送书,送棉衣之后,就循规蹈矩地拍照,写报告,问学校情况。然而,随着接触的越多,他也开始改变。每次送物资到学校,必须让孩子们自己来搬货物。他想让他们懂得,不单单是简单的赠予与索取,他们得到的物资是经过他们的劳动获取的。不论多么苦,也不要放弃努力追求“不苦”。他说自己不再把这些探访、回访活动当成一件很文艺的事,去考察去送物资,不是合影,不是签到,不是用冻得红扑扑的脸来吸引眼光,因为只是当地气候实在是太过于恶劣,孩子们的生活实在是太清苦了,他做的事情只是想帮助到当地的孩子们生活变得更好些。

记录扬帆志愿者的故事  
他回忆起,2015年11月去化隆县金源藏族乡土哇仓村的考察经历,路途遥远,翻山越岭才能到学校。在村里的两天时间,干旱贫瘠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自然是残酷的。农作物产量极低,经济收入很少,他们要靠国家每年给300斤救济粮生活,还需要国家拨给奶牛、手扶拖拉机等物资。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村里的教育是很粗放的,因为没有很好的老师,他们只能接受简单的汉语教育,接受最基本的教学,没有人督促他们学习,也没有特别的力量促使他们改变。他们对村外的事情知之甚少,不知道未来究竟有多少种可能...因为,看到这样的差距,他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将山里孩子最真实的情况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些孩子,关心他们未来改变的可能性,在大家的帮助下,能够吃饱、穿暖、识字、读书。

城市里,年轻人最流行的话,是“去野吧”,经历过迷惘,却坚持做下去,他用另外的方式去山里野,像一个远方的亲人,多去山里陪陪孩子们,不做一个过客,做一个切实帮助到他们的志愿者。

他将自己所见的,所想的告诉扬帆计划项目组,他希望大家都能够关心我们身边,那些还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一起使用扬帆公益助手APP随时随地参与扬帆计划为孩子们捐赠书籍、航模等,关心#微公益#项目,量小却大有作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