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重回母校,心里都会带着无限的期待与惴惴不安,回到老师的身边,总是会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这次回母校,是带着回访任务的,在母校正门,留个照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带着5个月的宝宝,心里在偷偷的跟宝宝讲:宝贝,这是妈妈曾经学习的地方。

整个镇上的所有村小学全部合并到镇中学,变成大校区,学校环境也有了很好的改善,我在校读中学时候的小矮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学部与中学部的3层教学楼。跟老师们交谈,老师们对现在的教学环境非常的满意,都说现在的孩子们比你们小时候可是幸福多了,小学4年级以上的孩子可以在学校寄宿,自去年开始,上级给通往各个村的线路配备了校车每天接送学生,校车是承包制,每个月学生缴纳200多元费用,学生们很有幸福感。
恰好赶上大课间,全体学生到操场上做广播体操,之后教师们带学生自由活动。上次回母校的时候,操场上还是尘土飞扬,现在已经是红砖铺就的操场,孩子们玩乐的场地环境更好了。大课间时间是40分钟。远处粉红色建筑是小学部教学楼,目前小学部有学生1100多人。

大课间结束,孩子们列队回教室上课,井然有序。远处白色3层建筑是中学部教学楼。

引我入校的是我的初中同学,现就职于旧庙学校的小学老师安俭谧,初中毕业后再次见到他,尤其是在母校任教的他,有种恍如隔世之感。图书管理员不在,安老师及另外一位小学老师领我去了图书室。另一位小学老师代填了管理员问卷。

每本书里都有一张卡片,来做借书还书记录。

图书借阅登记表

回访考察问卷:




回访最后,我问道老师哪些课外书比较欠缺,老师表示希望可以有一些教职用书。
第一次回访完满结束,感谢扬帆计划对学校的赞助,感谢老师们对我的热情接待。看到满满的几本图书借阅登记表,我的心里有着满满的欣慰。在回浙江的火车上,遇到几位阜新小学的校长到山东学习,我心里计划着跟校长们建立联系,争取在阜新多找几家农村学校,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们有书看,让他们的学习生活更丰富多彩。
辽宁地区志愿者:杨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