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支教老师来信:寒冷冬日是扬帆计划给了我温暖

(2011-12-08 10:17:46)
标签:

周云帆

郧县

九年一贯制学校

周芳荣

蔡世耀

杂谈

分类: 扬帆思考

  我今年大学毕业,选择了支教,现在就再郧县叶大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当老师,如果需要证明,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支教协议、荣誉证书都可以。我叫蔡世耀,湖北教育11期上有我的一篇文章。谷歌搜素:湖北教育 蔡世耀。现在下雪了,去外面的路已封。http://weibo.com/u/2280571957,这是我的微博。

 

  再次致以诚挚的谢意!

 

  郧县地处鄂豫陕三省边沿、鄂西北汉江上游,秦岭巴山东延余脉褶皱缓坡地带,史称“五丁於蜀道,武陵之桃源”。境内高山与盆地兼有 ,北部属秦岭余脉,南部属武当山,海拔多在800米以上;中部汉江谷地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区。沟壑与岗地交错、山野辽阔、地势险要。

 

  郧县叶大乡(叶大乡和叶摊乡合并)九年一贯制学校原名为叶大中学,由于叶大集镇整体滑坡,为了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叶大乡教育跨跃式的发展,郧县教育局党委研究决定把原叶大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叶滩中学、朝阳完全小学整合为新的叶大乡九年一贯制学校。随新集镇一起迁建于叶大乡新潮村。新校占地200亩,校舍3547㎡,设幼儿园到九年级共16个教学班,在校生638人,服务全乡13个村,服务半径约80公里。共有教职员工51余人。

 

  我谈谈我的一些感受,首先,在地理位置上,只能说是很偏僻,它属于郧县,但中间隔了十堰林场,每次坐车需要在乡级公路上颠簸好几个小时,路面坑坑洼洼,冬天封路,这里和外面的交流太少了。这里山很高很大,并且有一条堵河横穿其中,没有一座桥。自然,老百姓很贫穷,这里的一些家庭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发几条我们家访:

 

  2011年8月16日,我再一次走进了我校六年级学生孤儿周云帆的姑姑家---叶大乡叶滩村三组的周芳荣的家。一个孤零零的孩儿就像寄存东西那样,以姑姑家为家,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周云帆,1998年7月13日出生于叶大乡新潮村一组,一个原本享受天伦之乐的阳光少年,被生活压得比同龄人忧愁了许多。两岁那年,母亲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十一岁时,屋漏又逢雨天,父亲溺水死亡;幼小的他只有与8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在与奶奶相守的日子里,他学会了做饭河洗衣服,更从生活中学会了坚强。第二年的春天,正是山花烂漫时,他的奶奶因常年积劳成疾离他而去,他便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后被年迈的常年重病缠身的姑姑收养。11月5日早上7点45分,天空还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我们一行四人撑着伞来到了七(1)班学生蔡林鑫家,这个仅靠“母亲”撑起的家,简直让你无法想象,年纪轻轻的父亲驼着背,根本不能下地干活,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奶奶七十多岁了,也患有高血压、冠心病,一家三个孩子上学,仅靠母亲一人支撑着这个家,孩子在校很自卑。这个孩子在学校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曾经逃学、辍学几次,在校撒谎,欺骗更小的学生。

 

  走进周芳荣的家,让人感到的是贫困和不安,一家七口人,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加上周云帆共八口人。周芳荣今年59岁,患有严重的脊椎病,半瘫痪与床,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了62岁的丈夫身上,因今天成员病魔的折磨,家徒四壁。面对我们的到来,周感激的说:“要不是学校全免了周云帆的生活费,哪里还能读书呢?”

支教老师来信:寒冷冬日是扬帆计划给了我温暖

支教老师来信:寒冷冬日是扬帆计划给了我温暖

支教老师来信:寒冷冬日是扬帆计划给了我温暖

支教老师来信:寒冷冬日是扬帆计划给了我温暖



支教老师来信:寒冷冬日是扬帆计划给了我温暖

支教老师来信:寒冷冬日是扬帆计划给了我温暖

  像这样的学生有很多,他们在这么小的时候就承受了不应该承受的重担。

 

  再说说学校,由于学校没有相机,在官网上没有相应的照片,我的手机也没有照相功能,所以只能从网上找几张了。学校没有大门,敞开的;几乎没有一本图书,今年来打这里想为学生去阅览室借几本,可是翻遍了也没有什么书,学生几乎没有读过课外书;乒乓球台是水泥的,并且很不平整。

 

  不管是否会引起社会的关注,至少扬帆计划给了我信心,让这个寒冷的冬天感到了一丝温暖,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