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回访扬帆计划捐书学校: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漕河

标签:
转载 |
分类: 实地走访 |
![[转载]回访扬帆计划捐书学校: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漕河 [转载]回访扬帆计划捐书学校: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漕河](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所学校是2008年10月和扬帆计划签订捐助协议的,截至到目前,学校已经接受爱心人士通过扬帆计划网站捐赠的图书共计九次246本,在扬帆捐书网站的带动下,其他网友直接捐赠的图书已经达到了434本,总共获得捐书680本。
德缘集团是一家深圳的民营企业
志愿者于昨天回访了这所学校,这是该校第二次接受扬帆计划的回访,第一次志愿者的回访是在一年多前(回访报告)。
![[转载]回访扬帆计划捐书学校: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漕河 [转载]回访扬帆计划捐书学校: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漕河](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学校教务主任李正新老师和志愿者老肖,李老师谈到代课教师的境遇心情惆怅
我们抵达学校不巧赶上学校放假,学校得知扬帆计划回访特意安排教务主任李老师接待我们。我们先和50岁左右的李老师在校园操场上简单聊了一些学校的基本情况:这所学校一共200多名学生,他们都是附近7个村里的孩子,学校采取寄宿制,因为生源自然减少原因。这所学校的学生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每个班只有30-40名学生。
老师有18名(其中8名为在编教师,8名附近中学委派的支教在编教师,2名是代课教师),教师的平均年龄在40多岁。
李老师带我们看了图书室,我们在里面见到了扬帆计划网友们捐助的图书和接受捐助的图书登记手册。
在捐助图书上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阅读痕迹。
扬帆计划捐赠的课外读物
刘老师介绍:图书室每周向学生开放两次,每次以班级为单位向图书室借阅,图书可以被学生带回教室、宿舍甚至家里阅读。
我们还根据之前回访志愿者报告中提到的图书室只针对五年级以上学生开放的问题询问了李老师,老师给我们的解释是:学校图书室的藏书中适合低幼阅读的以图画为主的书籍类型很少。大部分图书对于低年级同学来说过于深奥了,李老师称赞扬帆计划捐助的这些图文并茂的图书正是学生们喜欢的。李老师还希望通过扬帆计划捐书平台得到一些教辅类图书,我们也向老师表述了扬帆计划捐书的初衷:希望学生们通过课外读物多增长一些见识。
回访建议:
1/小学的书库中,应该增加一些低幼读物的比例。
2/社会各界的直接捐助也应该考虑到学校对低幼读物的需求。
3/从这所学校的学生人数和图书数量配置上看,学生人均图书量已经是一个合理水平(除去完全失去价值的老旧图书,我们相信已经超过人均5本以上),继续保持一个少量的捐助就可以了,争取把宝贵、有限的图书资源调配到更困难的偏远山区学校中去。
另:
我们昨晚还有幸在武汉联络到第一次志愿回访该校的香港大公报武汉记者站刘刚剑先生,一起交流了志愿公益的一些经历。他谈到可以利用其自驾游组织者的优势来帮扬帆计划提供湖北一些更需要图书的学校。
我们也聊到一些非农村学校(打工子弟学校)对图书的实际需求,我们建议扬帆计划项目组可以关注这些被边缘化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