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扬帆行·郑楼小学、眠虎小学回访报告

标签:
扬帆计划捐书安徽志愿者教育 |
分类: 实地走访 |
2011年5月30日,扬帆计划回访活动志愿者陈志文和徐成利前往安徽寿县,对郑楼小学和眠虎小学进行了回访,了解图书使用管理情况。以下为回访报告摘要。
一、概述
郑楼小学和眠虎小学位于寿县东南角上的刘岗镇,与合肥市下辖的长丰县、肥西县紧邻,距离寿县县城则有将近100公里的路程。如果从合肥前往郑楼小学,可以在新亚汽车站乘坐开往炎刘的班车;但如果是从寿县前往郑楼小学,需要在寿县新客站乘坐开往炎刘的班车,到达炎刘后往集镇中心方向步行大约5-7分钟,转乘炎刘至合肥的班车。郑楼小学在望塘寺下车后向南步行700米可达。眠虎小学则无车可乘,最可行的办法是按上述方式乘车到刘岗镇的双枣路口,然后下车的地方可能会有一个等待载人的摩托车。但是如果遇到大热天或者大雨天,别人不一定会在那里等客,毕竟一天下来也几乎没有什么生意可做。我们是通过电话联系眠虎小学之后,对方帮我们联系了一辆面的,所以我们也就省却了这般辛苦。在此,首先向告诉我们行走路线的郑楼小学李正飞校长和眠虎小学贾华贵校长表示衷心的感谢。
尽管郑楼小学、眠虎小学地处平原地区(注:郑楼小学校长发函要求更正为丘陵地区,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一路上没有看到达到丘陵要求的山丘,所以固执的认为这里属于平原,此处争议保留),距离合肥车程大约一小时左右,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但是由于两校隶属国家级贫困县寿县管辖,而寿县县城尽管距离淮南市区只有8公里,却划归102公里开外、同样是国家知名的贫困地级市六安市管辖,因此在教育基础设施和投入上严重不足,教学资源普遍缺乏,校舍资源紧张。
二、郑楼小学基本情况
郑楼小学于2009年10月13日与扬帆计划签署合作协议。李正飞校长是通过网络了解并加入到扬帆计划当中。目前该校收到扬帆计划图书300余本,总藏书量800余本。
望塘寺至郑楼小学的700米长的道路。
通过学校向挂职该乡的县领导争取,这条道路于2007年左右进行了改造,
虽然目前仍然比较简陋,终究是告别了雨天一地泥,对学生而言得到了很大的方便。
将镜头左移,民居,田野,小水库。由于时值农忙,小麦收割在即,因此家家几乎都在田间劳作。
寿县郑楼小学正门,门口的对联和母鸡相映成趣。
正对郑楼小学门口的操场,远处的篮球架已经严重失修几乎无法使用。
学校多次打报告请求拨付资金整修,但是寿县财政相当紧张,一直没有得到批准。
郑楼小学的李正飞校长。
尽管从照片看上去像是在他家,但是这确实就是学校的办公室,所有老师都在这件办公室办公。值得注意的是门上的八个字“春风化雨,壮志凌云”,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这位年轻的校长那一颗不平凡的心。
阅读在郑楼小学成为一种习惯,这是李校长的儿子在办公室里安安静静津津有味的阅读。
三、郑楼小学的扬帆图书使用情况
在与李校长进行充分交流后,我们走进了学校的图书室。
由于经费的原因,学校书架不能满足需要,大部分图书整齐有序的放在图书室的长桌和长凳上。
显然,放在板凳上的都是经常被借阅的书籍,最右侧翻阅最多、最破旧的是四大名著。
这个柜子里面的则是一些成人类的书籍,几乎无人问津。
我们翻了一下,扬帆计划捐赠的书,正面还留着扬帆标志的几乎都被翻没了。
所以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拿两本书的背面的扬帆标志拍拍。
郑楼小学的图书管理和分类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
图书的分类对于我们来说有点缺乏逻辑,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完全按照故事的情节和吸引程度来进行分类。这一套皮皮鲁系列和《三国演义》属于孩子们自己设定的适合低年级阅读的优秀书籍。
李校长告诉我们,从2007年开始图书管理就由教师管理逐步过渡到学生管理,目前效果很好。
李校长的图书室里还保存了很多与扬帆计划和捐书相关的“文史资料”。
这是学生们阅读课外书籍后写的文章。
这是郑楼小学的解约记录,基本上每个学期会写满两个册子。2011春学期的册子马上就要写满了。
最近一周的借阅记录,就足足写了三页。郑楼小学每周一、三、五的下午课程前40分钟为借书时间,学生可以带回家阅读,一周内予以归还,可续借。
很熟悉的界面啊,这是李校长刚开始接受捐赠时从扬帆网页上打印学校介绍和捐赠书目,而且是彩印。
这是郑楼小学开放图书借阅时的场景,李校长把它拍摄后彩印出来以作纪念。
这是通过线下方式捐赠图书的存根。郑楼小学通过线下总共受赠了大约300套图书。
他特别提到有一个福建的网友,通过线下将女儿看过的九成新的书籍100余本捐赠给了郑楼小学。
我们对此也表示非常高兴,结果一高兴起来,就忘了那位网友的名字了,汗~~~
李校长又随即把线下捐赠的部分书拿起来给我们作介绍,其中有一套《上下五千年》是被阅读次数最多的书籍。
郑楼小学每班选出两名学生,在图书管理员的指导下,轮流负责图书室的整洁和登记工作。
图书管理员李茹老师。李校长神秘的告诉我们他们是亲戚,我还以为是兄妹,结果是夫妻。呵呵。
四、郑楼小学回访总结和建议
五、眠虎小学基本情况
眠虎小学位置偏远,周边民居稀少。
眠虎小学的面积和校舍情况总体好于郑楼小学。
眠虎小学的校舍与操场。学校下午两点二十上课,此时上课铃声刚刚响起。
眠虎小学的办公室,显然也是由教室改造而来。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居然使用了电子钟。
眠虎小学的校长兼图书管理员贾华贵老师在一丝不苟的填写问卷调查,左边的大盒子里是有关扬帆计划的材料。
可以看出眠虎小学的教育资源还是相当缺乏,我们甚至注意到老师上课时带着一盒粉笔头去教室。
张贴在眠虎小学办公室上,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教师五种精神和八种道德。
我不由得感慨,如果天底下的教师都能以此为己任,那么我们国家的未来一定会无限美好。
六、眠虎小学的扬帆图书使用情况
但是随后我又发现有些不太对劲的地方。这一份记录显示新浪网站2009年6月就已经给学校捐赠了。但是扬帆计划给我的资料显示眠虎小学是2010年1月才加入扬帆计划的。不过当时只顾上拍照,脑筋一下子没有转过弯了。
这是几篇孩子们读书后写的读后感,还有感谢新浪和扬帆计划的文章。
其中李远航同学的感谢信,我给它来了个特写,可惜照糊了。
这篇《读〈100个国家有100钟文化〉有感》让我知道了塞尔维亚有一种用煮熟的鸡蛋来进行的比赛。
除了扬帆计划以外,上海山魂公益基金也是眠虎小学的图书资助来源之一。此外,眠虎小学的贾校长有朋友在南京高校任教,每年会捐赠一些毕业生的书籍,主要用于老师教学参考。眠虎小学现有藏书有2200册左右,但是实用性较强的不到1000册,主要来自于上述三种途径。
根据贾校长的介绍,眠虎小学每周五开设一节阅读课,由各班班主任领取课外读物发给学生,可借回家阅读。归还时间一般以一周为限。我们当时就提出这样会出现学生想要看的和教师发放的门类和图书不一致。贾校长解释说学校教师年龄偏大,地方狭小,这样做主要是便于管理,能够找到相应的责任人。
从文字的工作来看,眠虎小学准备工作充分,措施得力,贯彻也是比较到位的。对于借阅方式和时间安排,我们提出来时间太短,一年下来一个孩子最多只能看到不到40本书。这样的阅读限制和扬帆的捐赠量完全不能匹配。我们建议贾校长考虑增加中午时间昨晚借阅的时间,但是贾校长表示,这所学校老师一般都还有自己的田地,中午都要回家忙农活,所以时间上确实比较难以安排。但是在学生的借阅范围上,他接受了我们的建议,把所有的书目打印出来,由学生选择,再由班主任提取。
眠虎小学经常组织学生就看书后的收获写文章或者画画,之前的文章和图画应该都是出自此类活动。
书很新,看起来翻阅量还是非常的有限。
贾校长说因为图书室的面积有限,所以也只是放了一部分图书在这里,每学期定期轮换一批。
这一批图书是这个学期刚轮换出来的,所以比较新。
但是,贾校长显然自己也没有想到另外的等待轮换的书籍的命运会是这样的。
面对这样的书籍,贾校长陷入了深深的自责,而我的同行伙伴则毫不客气的对贾校长表示了不满。
对于眠虎小学在扬帆计划执行的考察以这样的图片来结尾,我们也表示心情沉重。
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使扬帆的慈善道路在负重中前行和壮大。
七、眠虎小学回访总结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