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在行动--贵州回访威宁县黑土河乡中小学

标签:
教育 |
分类: 实地走访 |
我们在去黑土河和石门乡的路上,经过中水镇,这就是镇中心!可想接下来的路!
果不其然,后来的鬼路是泥泞+羊肠+搓板+石子+云雾,车外气温降到了8度!
黑土河中学的马副校长(中)和两位决心把青春贡献给山区乡村教育的“特岗”老师:刘老师(左)
和晏老师(右)。在黑土河中学的41名教师中,特岗教师(从2006年起加入学校)现在已经有31人。
他们虽然不是本地人,但是坚定地留了下来、融合了进来。
今年威宁将继续招纳1166名小学和700名中学特岗教师。
黑土河中学的图书室。去年罗校长已经把扬帆捐书协议签字并寄还给了我们,
却因为我们没有收到学校的简介而被搁置了,为此俺上午批评了谦总的官僚作风(非常严厉地!)。
马副校长将在明天把学校简介传给咱们,配上我们这次拍的照片和去年志愿者们回访时拍下的图片,
请尽快开通黑土河中学的网上捐书。
(发这篇博文时,黑土河中学捐书页面已经上线,请大家点击这里捐赠)
一年以前,我们几位可爱的志愿者在威宁教育局张老师的陪同下回访了黑土河中学,
这是当时他们的回访报告:http://sinaurl.cn/hr4Gu 以及他们和2008年扬帆夏令营的10位扬帆宝贝、
罗校长(兼带队老师)的合影。希望今年夏天在南京还能再见到龙哥、赵立的身影!
一年前的照片上我们看到的10位扬帆宝贝中,今天只见到了一位。
其他的7位考上了县高中(太牛了!这里中考升学率不过20%),
另2位打工去了。今天见到的这位小妹妹其实去年考上了县三中,
但是由于不满足自己的成绩(和县一中差30分),决心留校补习一年,今年重考,
争取成为全家第一个高中生。祝她好运!
黑土河在大山之间,交通极为不便(接下来访问的石门乡更偏僻)。
人们说贵州是中国最穷(人均GDP)的省份,威宁则是贵州的垫底。
而威宁西北的几个乡镇(如石门、黑土河、云贵等)和云南昭通(全省最穷市)的镇雄县(全市最穷县)
地处乌蒙山区,夹在川、滇、贵交接处,成为发展死角。图为威宁辍学放养的少年。
2009年9月“国内动态清样”上,胡总、温总诧异地读到了一篇新华社记者采写的
“贵州威宁县农民陷入卖血、盗采、超生怪圈”
震怒之余二位老总决定在威宁建立“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验区”,把这儿当扶贫工作的核心
紧接着七八位部长、数十位厅局接踵而来,紧接着就旱灾了,又紧接着玉树就地震了......
我看咱就不用再重复建设个什么“试验区了”,直接把威宁当我们扶贫助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吧!
更何况上次夏令营罗校长曾亲自带队,之后在全县教育系统对扬帆计划倍加推崇。
上午和马副校长的交流更让我们感动。扬帆计划的工作对象就应该以黑土河这样的学校做参照。
夜归威宁县城,在和县教育局负责扶贫的张静老师晚餐时
我们请她通知黑土河中学领导今年暑假继续参加扬帆夏令营。
黑土河中学(实为初中)吸纳周围7个村、一所中心小学和五所村小的生源。
现在共有650名学生,41名老师。下个学年起学生人数将过900。
巨大的压力下,学校已经获得批准,紧急启动了新教学楼的建设。
照片上乒乓球台旁围着的学生数量让我想起威宁县的人口数字:130万!
人均GDP仅2000元人民币
我们请马副校长和刘老师又带我们来到了邻近的黑土河乡中心小学,
见到了曹校长(右一)和图书管理员何老师(右二)。
他们的图书室十分漂亮,有一些好书,甚至优于黑土河中学,可惜适合小学生的读物实在不多。
学校有完善的借阅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是我们开展扬帆捐书的好对象,我们把捐书协议留给了他们。
曹部长从他的一个工商联的朋友那里获得了光彩工程的两大书柜的捐书,
里面有大量好书,可惜的是......
黑土河小学有上千名学生,图为我们的小浪志愿者和其中的几位学生在学校操场上。
曹校长非常愿意帮助我们和5所村小牵线搭桥。
他说中心小学的条件是最好的,其它的村小还没有水泥操场!
他给我们留下了所有联系方式,并答应尽快签署捐赠协议,
把扫描件与学校介绍一起电邮给咱们,我答应他一见电邮即刻把学校加入捐书系统。
离开黑土河,我们沿着搓板石子泥巴路朝北向石门乡驶去。在久仰了的石门坎,
我们见识了100年前英国牧师伯格里建立起的威宁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
体会了100年前的扬帆精神,并认识了敏锐和直爽的陈杰校长。
与其说我们去石门扬帆还不如说石门扬了我们的帆!
石门学校将在今年首次参加扬帆夏令营!
实在困了,4个小时后还要起床赶路,
先倒下了,石门见闻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