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实地走访教育 |
分类: 实地走访 |
扬帆计划项目组再次开始了贫困地区的走访。
山西大同境内沟壑纵横的贫瘠黄土地
在大同公路边上的广告牌提醒人们节约用水
从北京出发,我们的第一站来到了山西的大同市。
这是我们首次踏上这片土地。在以往的印象中大同市和云冈石窟以及煤矿紧密连在一起的。
在公路边上的一个小村庄
这位老大爷住在山上的窑洞里有三十年了
在这个村里最漂亮的建筑是这所只有六名小学生的学校
到达这里的第一印象是满眼的灰土色,一座座山被仅有的一点绿色植被覆盖,看上去有点捉襟见肘。一条条由水土流失而产生出纵横交错的沟壑似乎是岁月在一个年迈者脸上肆意地勾画而留下的痕迹。大同是个缺水的城市,它人均拥占有水量是山西的1/2,是全国的1/20,我们在大同浑源县看到的是这里的财富象雨水一样欠缺。一个个村子散落在黄土矮坡上,房屋大多是土坯结构和窑洞结构。土屋边偶尔长出的小树,它那富有生命力的绿色在一片黄土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浑源县的一所小学
这里的教育资源会不会也像雨水一样欠缺?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到一个乡里的一所中心校学。
我们看到那里的硬件校园条件非常艰苦的,学校没有院墙,只是有一堵土胚残墙在勉强把校园围起,透过残墙的缺口,可以看到孩子们在认真上课,而且更可贵的是从教室里传出了孩子们稚嫩的朗读英文声。
那里的校长非常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学校的情况:学校有六十多名学生,因为学校场地和资金原因,无法开设体育课和阅读课。学校根本没有供学生们阅读的一本课外书籍。当校长了解到扬帆计划有一项面对贫困地区小学的捐书计划后非常高兴,他表示如果能得到捐助图书,学校一定会建立完善的阅读管理制度和督促学生们借阅。
浑源县的一所中学
从小学出来我们又来到这个乡里的中心中学,那里的校园环境和我们以前走访到的一些其他省份的学校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所中学有九十名学生,孩子们很少有机会离开学校去到城市里,对于他们来讲,课本是他们了解社会和成才的唯一渠道,相对单一的知识结构为他们以后的成长之路设立的障碍。
看到这些努力学习的孩子们,我们联想到葡萄生长历程:用来酿造顶级葡萄酒的葡萄往往不是生长在肥沃的土地上和灿烂的阳光下,土壤越贫瘠它们的根系越是奋力争取每一份宝贵的养料,阳光越吝啬,它们越懂得珍惜去追求风雨中那稀疏的光线。
我们眼前的孩子们,不像城里的同龄人那样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感受着国际化的步伐,然而他们又纯真的心灵、好奇的眼睛、坚韧的心智和对美好生活的梦想。他们缺少一座桥梁,把他们带向梦的方向;缺少一张风帆,把他们带到知识的海洋。
愿扬帆计划成为偏远贫困地区农村孩子们的桥梁和风帆,带领他们接近自己的梦想。
我们坚信
期待您关注山西贫困地区,关注我们走访贫困地区的旅程。
让我们通过扬帆计划和捐书计划为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共同献出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