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播种与耕耘

(2007-11-21 20:00:11)
标签:

教育杂谈

扬帆计划

思考

关注社会

分类: 扬帆思考

播种与耕耘

 

播种与耕耘

 

每当一些关于贫困地区孩子们渴望读书的新闻报道、图片出现,都会深深触动很多人的心,连锁反应,马上会产生出捐资助学的冲动,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到公益捐助的潮流中。

 

一批批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书籍、电脑设备就被这样源源不断的,运到那些倍受关注的贫困学校里。当孩子们收到这些爱心物资时,我们总是可以看到孩子们那天真、开心的笑脸。但是,在我们内心得到一丝抚慰的同时,似乎也完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交接,似乎从孩子们接受到这些援助物资的那一刻起,一项爱心援助计划也随之告一段落。

 

 如果把公益捐资助学看作是种田,那么我们中间很大一部分人,只能选择播种而无法去顾及耕耘。因为社会就像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它容不得我们有丝毫懈怠和停滞,致使我们根本无暇继续关注这些播种是否能生根发芽。

 

 可是,在这些捐助物资里不光只有学习用具、服装等消耗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书籍和电脑设备。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的初衷是,希望这些书籍和电脑设备可以在那些贫困学校里持续发挥它的作用。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有所折扣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捐助团体、个人没能和受捐助学校达成一项让学生们充分利用这些捐助物资的共识。忽视了对这批物资在使用上的跟进。

 

如果在不影响和干涉学校正常教学的情况下,用合理的监管制度来确保这些公益援助物资被学生们充分利用,相信那些受捐助的学校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社会都强调的“知情权”,也在公益活动中得到了体现。

 

无论捐助的物资和资金有多少,我们都希望它可以真正帮助到贫苦地区的学生们,而不是被闲置浪费。看来无论是哪个公益捐资助学组织,都需要考虑逐步建立完善对这些爱心物资的监管机制,不但能为那些贫困地区的学校解决实际困难,而且也会对捐助者负责。只有建立起一套严谨的公益捐助制度,才会促进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才会吸引到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公益事业的队伍中来。那时候不但可以看到更多的人向贫困地区播撒爱心的种子,而且可以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可喜的是,现在很多公益组织正在向这方面努力,扬帆计划也是其中不懈努力的一员。

 

   期待您继续关注监督扬帆计划,加入“扶贫助学”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再踏征途
后一篇:丰宁考察视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