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扬帆计划思考关注社会 |
分类: 扬帆思考 |
每当一些关于贫困地区孩子们渴望读书的新闻报道、图片出现,都会深深触动很多人的心,连锁反应,马上会产生出捐资助学的冲动,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到公益捐助的潮流中。
一批批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书籍、电脑设备就被这样源源不断的,运到那些倍受关注的贫困学校里。当孩子们收到这些爱心物资时,我们总是可以看到孩子们那天真、开心的笑脸。但是,在我们内心得到一丝抚慰的同时,似乎也完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交接,似乎从孩子们接受到这些援助物资的那一刻起,一项爱心援助计划也随之告一段落。
如果在不影响和干涉学校正常教学的情况下,用合理的监管制度来确保这些公益援助物资被学生们充分利用,相信那些受捐助的学校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社会都强调的“知情权”,也在公益活动中得到了体现。
无论捐助的物资和资金有多少,我们都希望它可以真正帮助到贫苦地区的学生们,而不是被闲置浪费。看来无论是哪个公益捐资助学组织,都需要考虑逐步建立完善对这些爱心物资的监管机制,不但能为那些贫困地区的学校解决实际困难,而且也会对捐助者负责。只有建立起一套严谨的公益捐助制度,才会促进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才会吸引到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公益事业的队伍中来。那时候不但可以看到更多的人向贫困地区播撒爱心的种子,而且可以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可喜的是,现在很多公益组织正在向这方面努力,扬帆计划也是其中不懈努力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