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0年代的痞子都痞在哪里?

(2008-11-18 08:36:57)
标签:

80年代

痞子

原创

文化

分类: 麻辣生活柴米油盐

文/杖打天下

 

    有个网友突然问我一个十分古老而又有趣的问题,就是80年代的痞子都有哪些典型特征,都痞到什么程度。时间如梭,一转眼过去了这么多年,回忆当年的事还真有点困难。我在大脑里努力翻了翻记忆,过了好多遍老电影,还真找出来那个时期一些和痞子有关的内容。

 

    首先说说头型。那时候,看一个人是不是痞子,从头型上基本能判断出八九不离十。那时候的痞子和现在的痞子,在头型上有很大不同。现在的多数痞子喜欢留长头发,还染得花里胡哨的。80年代的很多痞子都喜欢剔寸头,隔着头发能看到头皮,额头上的青筋就更不用说了。寸头看着精神,还透着点恶气,再配上张皮笑肉不笑的脸,痞子味就出来了。也有一些痞子剔个葛优头,不是因为想和葛优一样冷幽默,而是洗头方便,打起架来,也不会被对方揪住头发,摁在地上起不来。也有极少数痞子不剔寸头和光头,留着大分头,基本上是三七开,那时候电影里的汉奸、特务也基本是这种头型。我在县城读书的时候,班里就有一个痞子,留的就是大分头,天天梳得油光水滑,走几步就要甩一下头,傲得象企鹅。可他家里穷,舍不得买梳头油,就用水代替,一到冬天,头发上就结出亮晶晶的小冰棍,用手一碰,就发出拨浪鼓的声音,很多女生因此稀罕得不得了。

 

    其次说说穿着。那时候的痞子喜欢穿喇叭裤,喇叭越大越好,最好能盖住整个脚面,喇叭裤的颜色一般都很鲜艳,非红即紫,以示和普通老百姓的不同。那时候的老人管这些穿着鲜艳喇叭裤的痞子,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叫“痞老妖”,意思是不但痞,还象狐狸精一样妖里妖气的。如果几个痞子并排走在街上,所过之处,清洁工就不用打扫了,喇叭裤就象一把大扫帚,顺带把路面也扫了。有条件的痞子就穿尖头皮鞋,和现在时髦女性穿的尖头皮鞋差不多,美观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为了打架斗殴的时候派上用场,那一尖头要是踢下去,谁也受不了。皮鞋底部,还要钉上好几个铁钉子,象钉的马掌一样,走起路来喀嚓喀嚓响。深更半夜,要是听到清脆的喀嚓喀嚓声,那准是痞子又出动了。冬天一到,痞子们喜欢穿黄大衣,一方面为了夜晚出动保暖,另一方面便于把打架的家伙什(比如铁棍、小斧头等)藏在里面。我们班的那个痞子,买不起黄大衣,晚上一有群殴,就到处借大衣。基本上出去时大衣好好的,回来的时候肯定残缺不全,而被迫借大衣的人只能哑巴吃黄莲。

 

    再次说说纹身。那时候痞子们基本上都有纹身,但和现在的纹身有所不同。现在的纹身成了一种时尚,男人纹女人也纹,主要是为了好看为了刺激。而在80年代,你只要看见一个人手腕上有刺青,心里肯定会咯噔一下子,十有八九是遇到痞子了。痞子们的纹身部位,基本上全在手腕上,纹的范围也不大,或者是一条龙,或者是老虎头,或者是毒蝎子,或者是骷髅头,也有纹字的。不是痞子们不想纹得满身都是,而是那时候口袋里的钱不多,想纹遍全身也可以,那就必须把嘴扎上,一口一口地省下来。我们班的那个痞子,看着自己的小兄弟都纹了身,也想纹个大蝎子,就去县城郊区的农民地里偷西瓜卖,第一次得逞了,左手腕上多了蝎子,右手腕上还想要个老虎头,就又去偷西瓜,结果不幸被狗咬了,胳膊上多了好几个大牙印,乍一看也象纹身。

 

    最后说说80年代的痞子是怎么痞的。说句客观一点的话,那时候的痞子和现在的痞子有很大的不同,不象现在的痞子恶毒,动不动就杀人越货。那时候的痞子还算“文雅”,你不惹他,他绝对不会主动攻击你,你一旦惹怒了他,那肯定好不了,不“抄家(痞子们结伙去打砸别人的家)”就算万幸了。痞子们经常为了帮派之争,打得昏天黑地,书面语言叫“黑吃黑”。路遇漂亮的小女生,喜欢集体起哄,吹口哨,仅此而已,不象现在的痞子看到了漂亮女人,就要不择下流手段搞到手。80年代的痞子经常出现在歌舞厅、校园附近,那时候网络还不发达,没有多少聚会的去处。而他们之所以选择校园作为聚集地,是因为很多痞子都出自学生,尤以初三高一高二的学生为多。校园痞子和社会上的痞子经常相互勾结,到校园骚扰漂亮女学生,看上谁了就象苍蝇一样盯住不放,直到追到手为止。客观说,80年代的痞子对感情还是比较专一的。我们班的那个痞子,死缠烂打把校花追到了手,从此恩爱缠绵,现在两人的感情还是非常好。那时候痞子还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结伙到处偷东西,偷到了就大家吃喝、或者到歌舞厅疯狂一把了事。那时候的痞子不如现在的痞子幸福,没有网吧可上,也没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通常是斜着膀子,歪着各式各样的头,哼着流氓小曲,在大街上横着走路。

 

    总体来说,时代不同,痞子也不同;时代在进步,痞子也肯定会痞出新花样。但有一点,那时候的痞子和现在的痞子几乎一个德性: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态度蛮横,惹是生非,满口脏话,一身下流,哥们义气重,喜欢群殴,特别霸道。痞子是某一个年龄段的特殊产物,和父母、社会、文化传媒等方面的教育、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引导好了,痞子就会越来越少,反之,则会越来越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