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柳岸边的白衣卿相

(2007-01-17 12:24:41)
分类: 蓝色迷惘

杨柳岸边,残月之下,飘然而行的任性男子,白色的衣袂裹卷着尘世的风流,用鲜艳的低吟浅唱诉说着一生的放浪。

柳永,这个终生被仕途所摒弃,屡试不第的万年重考生,士大夫们眼中不学无术的堕落子弟,却是“奉旨填词”,鼎鼎大名的畅销歌曲词作者。

这个满身风流帐,终身不娶的花花公子,却是漂泊在秦淮楚楼的护花君子,歌女暗娼的知心情人。

这个浪迹江湖,自命不凡,惹怒皇帝老儿的“白衣卿相”,却是敢爱敢恨,创新宋词的千年巨匠。

就像是不羁的海盗,用自由作为高傲,鄙视着陆地上的君王。他的诗歌是承载他思想的航船,带着他驶离了那个禁锢思想行脚的陆地。从此,世人也迷恋上的大海的缠绵和轰烈。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姿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的高傲是浸透在骨子里的,当他知道自己落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怨天尤人,自怨自艾,抱怨命运的不公,好好反省自己,像大部分的儒生那样,用锉刀和模具塑造出标准的思想。

他偏偏是不思悔改,朝笑朝廷识人的眼光,把众人眼中价值观念,毫不犹豫的踩在了脚下,特别是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那样的轻狂!不知好歹!!换作你是帝王,也想要捏碎他的骄傲,让那样的乱臣逆子沉服在自己的脚下吧。

就让我们看看这个狂吠的愚者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吧~或许我们的皇帝陛下一时兴起这样想到,于是世上就多了一个奉旨填词,终生纠缠于红尘的柳屯田。

皇帝陛下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想要用所谓御用词人的黄金锁链,锁住出征世事的游侠放浪的行脚,看着他为世俗的荣誉和野心所迷醉,最后心肝情愿的成为自己脚边的奴仆,用那无比美妙的语言,赞颂统治着大宋万里江山,寡人的英明无限。

然而,陆上的帝王再工于心计,也终究看不透骄傲的海上男儿心中天地的广阔,岂是一个小小的员外郎所能够填补的?!天大地大,滚滚红尘才是他想要征服的战场。用最柔软的诗篇,写尽最荒唐,跌宕的人生。灵魂的语言成为了存在过的注脚,在整个世界中编入自己纤细的触角,于是,仿佛这个时代,都成了因为你而有的存在。

和同样发过狂言的李白相比,太白就像是一只乖顺的任性小猫,当主人给与些许温柔的爱抚之后,马上就收起了尖锐的爪子,成了最贴心的仆从。

没有手中的利剑,没有张扬的戾气,踏在船头的,不是用剑杀人劫掠的海盗头子,那是谁呢?不正是用柔软心肠,和吟唱般的语言,征服世人的白衣卿相吗!

同样都是以香软浓艳而著称,温庭筠的生平也是高潮迭起,屡屡赴考,却屡屡考场救人,像个没有心智的孩子一样游戏人生。

温庭筠曾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严格以文判等后,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土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以一介古人来说,的确是具有了超越时代的胸襟和政治远见。

然而此举却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已遭权贵不满,又所榜诗文中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者,温庭筠称赞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更为权贵所忌很。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贬,最后落魄而死。

当时权贵,可以排挤、压制温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却压制不了温庭筠的才华四溢。温庭筠的命运和柳三变是如此的相似,真正细腻,敏感的神经,果然是要在经历了磨砺之后才能炼成的。

但是同柳永相比,温诗的缺点就明显的暴露了出来,他的诗歌就像是一幅幅美丽而工于细节的装饰画,有着普提切利的细腻处理和自然流露的忧郁,但是要说到思想意境却是价值寥寥。

有人评论说,与温庭筠相比,“三变下语镇纸,端已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

庭筠工于造语,极为绮靡,他的词是真正所谓的花间软语,浓郁而略为熏人。看多了会粘粘的腻住眼角。

同样是专爱写“凤枕鸳衾”、“锦被余香”的柳永,却也同要能够写出老骥伏枥般的《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从这一点上来说,柳七同温庭筠就划了一个明确的分水岭,他的词不能仅仅用香软浓艳来形容,他的词是美的,充满了画面感和身临其境的共通感,仿佛通过他的词句,就能够借用他的眼睛,感受一下用身体每一个细胞呼吸,融入世界的不可思议。

没有人能够把语言拼凑的如同柳永一样缠绕,一如“今宵酒醒何处”,一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的词美得无拘无束,正如装饰画的作者考虑的是受众的眼球,再华丽高贵也是为了别人而存在。

柳永的词就像是一门新生国家的语言,他所要寻找的是交流者,是灵魂的同盟和知己。至少,他的读者一定是赞同他的,理解他的聆听者。你说他俗也好,艳也罢。他就是读者眼中真真切切重塑语言的王!

就像某学者说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柳永绝对是词界的牛顿。

宋朝的人虽距词的产生较我们为近,但他们对词的源头的认知却较我们更少。那时民间词己很少流传了,对唐五代的民间词更无人搜集整理,出版流传,只有个别的好事者,将它抄录后藏之于鸣沙山中,长时期地与世隔绝。因而那时的人几乎就没有接触过民间词,更谈不上把民间词视为词的真正源头,并对保有民间特色的“俚俗”有公允的、历史的评价了。直到20世纪初,鸣沙山的石窟才重见天日,人们才发现在文人词出现之前已有那么多、那么好的民间词了。而民间词的好处恰在于它在俚俗中有奇趣,因而我们应站在善于继承民间词传统这一角度上,对柳词的俚俗作重新的评价。

同时,柳永对中国的是诗词发展作了不可忽略的三大创举。

首先是创体。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依慢曲格调填写的词叫做慢词)(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小令的体制短小,一首多则五六十字,少则二三十字,容量有限。而慢词的篇幅较大,一调少则八九十字,多则一二百字。柳永最长的慢词《戚氏》长达212字。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扩大了词的体制,增加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从而为宋词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艺术形式与文本规范。

其次是创意。柳永给词注入了新的情感特质和审美内涵。柳永沿着李煜开启的方向,注意把词的抒情取向转移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上来,表现自我的情感心态、喜怒哀乐。他的“羁旅行役”词,就是倾泄他在仕途上挣扎沉浮的种种苦闷。他的羁旅行役词中的情感世界,是“荡子”柳永自我独特的心灵世界。

再者是创法。晚唐五代词,最常见的抒情方法是意象烘托传情法,即运用比兴手段,通去铺叙展衍,或者对人物的情态心理进行直接的刻画;或者对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性、过程性进行层层的描绘,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不同的情感心态。因而他的抒情词往往带有一定的叙事性、情节性。从小令到慢词,体制扩大,结构有变。柳永的铺叙衍情法,正适应、满足了慢词体制、结构变化的需要,解决了词的传统抒情方法与新兴体制之间的矛盾,推动了慢词艺术的发展。后代词人,诸如秦观、周邦彦等,多承此法并变化而用之。

正是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词界的卿相,体察民情的方法却也绝对独特狠辣。

深入歌楼舞场,堂而皇之地贯彻落实仁宗的圣旨,夜以继日地“浅斟低唱”。这一招,也够毒。他玩得皇帝羞辱难堪,喘不过气。

放荡而又纠缠于复杂的女性关系之中,让人想到了同样伟大也同样风流的莫泊桑。

秦楼楚馆,舞女歌伎,世人看不见其中的美和人性的光芒。

莫泊桑的羊脂球告诉我们妓女的无奈和哀伤,柳永的艳词,让我们体会到风尘女子的多情与善良。

一个是西方的短篇小说之王,一个是东方的词界的翘首。同样的不可避免的陷入到一个同样的资深又很敏感的尴尬中。混乱的女性关系,往往就等同于道德的放浪。

但是达官显贵,正人君子们凭着权势纸醉金迷在秦楼楚馆,醉生梦死在舞女歌伎群中。因为权力,这一切都是合法的,应该的。可转过身,回到殿堂、公馆,穿上官袍,带上乌纱,他们又以传统道德守护者的身份,污蔑,漫骂自己曾经作践过、蹂躏过的舞女歌伎,以显自己的文明儒雅,正人君子。

柳永不同,也可能惟有柳永不同。他以善良、真挚的同情心体察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妇女,他放下傲视权贵的“白衣卿相”的架子,以心换心,和舞女歌伎做朋友,以满腔的真情温暖那些冷冰冰的心、滴血的灵魂。在世人泼满污水的地方,柳永看到了大宋王朝骨子里的污浊,看到崇高掩盖下的卑鄙。最肮脏,最卑鄙的地方,不是秦楼楚馆,而是富丽堂皇的宫殿。

柳永是真正深入群众的人大代表。

要说这就是柳永的沉沦,那么,这种沉沦太美了,太精彩了。它足使天下那些在权势和金钱的床单上进行的男欢女爱黯然失色。

“正人君子”们骂柳永沉沦,是因为柳永爱烟花巷。那么“正人君子”们真的就没有去过烟花巷吗?他们又是何等的德行,何等的禽兽。确实也有没去过烟花巷的正人君子。那么,他们在烟花巷之外就没有干过烟花巷的事吗?或者说,他们灵魂深处就没有?

而远离官场的柳永,虽无儿无女,却死在市民百姓和歌女们断肠的哭声中。歌女们把柳永的丧事办得很隆重,也很气派。为了纪念柳永,每年逢柳永的忌日,歌女们还要集中在一起召开“吊柳会”。柳永的死,虽没有人说他重如泰山,却是难得的幸福和温馨。风流才子,生生死死都风流。千百年来,敢如此沉沦的惟有柳永,沉沦到如此精彩的也只有柳永。

跟踪柳永的足迹,追随着他随风飘卷的衣袂,但愿能够梦回那些看见过的柳岸边,欣喜地看见一轮温柔的月下,一直在水边的草地中静静栖息的,融入世界的白衣灵魂,不羁的幻海之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悲情薛宝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