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最真实的志愿者地震灾区救援日记图杂谈 |
分类: 新闻 |
由于博客字数限制分两部分发表:
(一)360小分队正和王雷雷他们在一起干活,一个老头跑来找到王雷雷,要我们帮忙把他的老婆挖出来。老王去他家看了地形,回来招呼我们都过去。老头家原来是一座二层高的小楼,现在夷为平地,几面砖墙同时倒下,天花板再压在上面,预制板和墙都混在一起,得想办法将钢丝挂在水泥块上才能吊开。
先得用撬棍撬起来
再用钢丝挂上
然后用吊车吊起。吊的过程中,预制板晃来晃去,砸折了一棵树,还差点砸到我们的人,大家不得不站得远远的。
按老头的说法,地震时老太太应该在午睡,我们按卧室的方位开始挖。打开一层楼板,先挖出来几件衣服,又挖出来一台电视机。站在老头边上的房东看见电视机貌似没被砸坏,就叫人来把它抬走。
又挖了一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还是没挖到人,有几个队员就趴在废墟上闻,也闻不到味儿。这时我们中间就发生了争执:还有必要挖下去吗?
还是王雷雷拍的板:“还是尽力挖到底吧。挖到活人是挽救生命,挖到死人是尊重生命,最起码对死者的家人是一个安慰。
总算挖到了被子,这应该就是卧室了,但是被子下面没人。
人在哪儿呢?如果地震发生了,按说人应该本能地向门口跑。老头给我们指出门口的方位,我们接着挖,结果在离门很近的地方,发现了一个隆起,有点像人的背脊。因为怕用工具会伤着遗体,我们就用手一点一点刨。一会儿露出来了,果然是人的背部。
没想到从废墟上抬下去费了更大的劲。看上去不算太高的废墟堆,因为地上全是钢筋和水泥块,走起来格外困难,深一脚浅一脚的,一不小心就会被绊倒。
为了不让遗体从门板上掉下来,最多时我们不得不用了10个人来抬。等最终把遗体抬下去交给她的家人时,已是深夜。
http://imgcache.qq.com/ac/qzone_v4/b.gif
(二)
15日夜,奇虎360志愿者小分队分三批抵达成都。
来之前,我们以为去灾区会是一路绿灯,哪成想到了灾区才知道:所有志愿者都要到管委会去报名,前一天救灾指挥部仅仅从两万人中录取了700人,主要工作是搬东西。我们是来救人的,不管它了。
这里要谢谢四川省委的一位处长和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给我们提供了车辆通行证,并告诉我们:大家都在往汶川赶,但另外一些地方其实很缺人,譬如什邡和绵竹,灾情很重,但是很少有志愿者去。
听说绵竹下面汉旺镇的一所中学里还埋着不少幸存者,凌晨,我们10几个人和王雷雷率领的20多名志愿者会合,一起赶往汉旺。在当地救灾指挥部,我们吹嘘了一下小分队的实力:有好几位都是从特种部队退役的,也就是《士兵突击》里的那个“老A”部队。于是指挥部就把我们当成正规军来分派任务。
下面是进入灾区的一路上拍摄的照片,这座楼还算是保存得较好的:
不知道车里当时有没有人……
下面这栋楼的窗口垂下来的,是用床单串起来拧成的绳子,显然是地震发生时,有人想从这里下楼,不知道结果怎么样,但愿他(她)好运。
汉旺的受损程度据说不亚于汶川,全镇建筑几乎覆灭,就像是一座被废弃的死城。多数建筑都像刚经历过一次定向爆破,呈现出粉碎性的坍塌,让我们亲眼见到什么叫“夷为平地”:
为了防止疫病传染,进入挖掘现场之前,每个人都被喷了一身消毒液。
Discuz的CEO戴志康(左三)也跟我们一起来了。大家心里都有点忐忑不安,毕竟以前没有这样近距离地接触过遇难者遗体……
空气中飘着浓烈的异味,没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的那种,戴上口罩也无法遮掩。离需要挖掘的废墟越近,气味越重,我们的心也一点一点往下沉:
出发时太匆忙,忘了多带点电池,很多让我们难忘的场景都没能拍下来。
下半部分
更多地震灾害新闻见: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74435481_3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