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悦”文化

(2013-11-05 14:06:38)

                            “和悦”文化提出的出处与背景

     

     传统文化“六和”敬的学习课程有:《中华十大义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易经》、《韩非子》、《孙子兵法》、《老子》、《三国志》、《资治通鉴》、《中国通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西方哲学》、《世界史》、《外国文学》、《西方经济学 》、《管理学原理》、《心理学》、《教育学》……

      何谓“六和”,即“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意和同悦,口和无诤,身和同住”。用现代的话来解释,即“ 第一要思想统一;第二要法制平等;第三要利益均衡;第四要心意喜悦;第五要语言和谐;第六要生活和乐。”

      学校提出“和悦”文化思想,意在秉承传统文化精髓,加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付诸教育行动落实,达成每一位滨河人好习惯成自然,美心意皆喜悦。这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滨河人践行中国梦的需要。 

      学校推崇文化生成,首先得明确几个概念的涵义 

      “文化”,字词典上的解释“人类历史上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认为,文化是为人类的美好和谐的追求而形成的一切。盖一座大楼,不叫文化,但它是文化的结果。“以文化一切”,就是文化。

      教育学术界对“文化”及“文化建设”也作了如下辩证阐述:

      知识、智力、意志力、对象化过程、整合能力在目标合理性、方法可行性、组织有效性统一关系中必然会导致一种创造性结果,而这种结果通过一定的载体得以表现并保存下来,这就是文化。

      反过来,要达到目标合理性、方法可行性、组织有效性必须有一套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指导。而要培育出创造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智力、意志力、对象化过程和整合能力等等,必须形成一套指导理论和操作方法,这就是文化建设。

      “和”谐音“合”。滨河自2007年11月13日合班并校,始终秉持“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为民族美好未来起航”的办学理念,由五所薄弱农村小学,成长为一所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质学校。“合而不同”集聚了每位师生的个性与智慧;“意趣相合”荟萃了浓浓的师生情谊。“阴阳合一生太极,知行合一生如来”。一所学校,如何达成学习实践过程中的知行统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告诉我们,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年的行动,融汇成一曲曲动人的歌。“合”不仅仅是鲜活的独立生命个体简单的罗列,其“和”之音,贯穿了学校奏响生命乐章的主旋律。与己和,与人和,与自然和,与家国社会和。“和”是根本,“和”是灵魂。

(另:道生于安静 老子说 守静笃;德生于谦卑 《周易》谦 德之柄也;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清代名医张培仁在《妙香堂丛话》中说 人常和悦 则心气充而五脏安 昔人所谓 善养喜欢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