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代飞天之辨识

(2024-09-21 07:52:54)
标签:

杂谈

       飞天是一个美学概念,但是,它的内涵,却不甚明了。普遍的认识是它出自敦煌壁画。具体形象是一个个漫天飞舞的神仙,人面,人身,或纵向或横向,没有翅膀,以飘带表示飞翔。据敦煌学专家讲,敦煌石窟壁画有飞天图案的占比为百分之五十五,高达一半以上。可以说,飞天是随着敦煌艺术的传播而名扬天下的。飞天也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见下图
 唐代飞天之辨识

      除过敦煌飞天外,考古学也出现了飞天。1964年3月,南阳西关东汉墓,出土一件画像石,长1.41米,宽0.6米,右边刻画嫦娥,人首龙身,头梳高髻,飞翔在天宇。前面是一轮圆月,月中有一只蟾蜍。1970年内蒙古翁牛特旗解放营子墓出土一件玉器,形象为仙女,身边雕浮云,经过专家考证,命名为飞天。新发现的非敦煌飞天就使中国古代飞天艺术不再异域化,也不仅仅是异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它似乎是人类飞天思想的图案化或实物化。异域有,中国也有。而且,中国的飞天出现的更早,嫦娥奔月就非常地早,早在上古或商朝。玉器飞天见下图
唐代飞天之辨识

       飞天故事还在继续,至今天,轮到收藏界亮相了。果然,一组玉带銙上的飞天形象更是美轮美奂,令人耳目一新,似乎可以作为唐代飞天的形象大使。见下图
唐代飞天之辨识
在一方带銙中,只有一个形象:飞天。人首,高发髻,龙躯呈c形。比敦煌飞天的位置更突出更鲜明,敦煌飞天则多是从属地位。而与汉画像石飞天则有着基因关系。都是人首龙身。说它是嫦娥奔月的飞天,似乎说得过去。再看两图
唐代飞天之辨识
唐代飞天之辨识
       玉带銙是唐朝开创的一项官服配饰,级别最高,佩戴者必须是三品以上官员或皇帝。玉銙图案自然也是精心设计,独具匠心。这些玉带銙的龙形是四爪,是大唐时期极其罕见的龙形。至于人物表情,发髻、c形躯体、刻画线条也别具一格,凸显着非同凡响的美学价值。
       无论是古籍记载,还是出土文物,凡吸引眼球的,几乎都与“人首龙”形象密切相关。中华始祖伏羲女娲是人首蛇(龙)身,嫦娥是人首蛇身,红山文化是c形龙,这一切不都是在解释着唐代玉带銙飞天形象的内涵吗?《易经》说:飞龙在天,唐代玉带銙图案仿佛就是如此而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