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在中国古代有着震天价响的地位。《周礼》曰:“以苍璧礼天”。至周朝,用与天一色的玉璧祭祀上天已成为国家大法。但是,玉璧的地位却不是周朝确定的,它要比周朝早好多年。
中国玉璧出现在上古时期,那时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及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大量玉璧出土。上古玉璧,基本是光素无纹的,形制就是一块板圆形有孔的玉器,似乎是天的具象。
《周礼》又曰:“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谷纹玉璧是子爵的身份证明,蒲纹玉璧是男爵的身份证明。《周礼》记载玉璧有纹饰,纹饰不同,代表爵位不同。根据《周礼》记载,周朝,纹饰玉璧已经很发达,规范。同样,玉璧纹饰也出现的很早。出土玉璧中,良渚玉璧已有神秘纹饰,商代玉璧纹饰已经有模有样。春秋战国,玉璧纹饰达到巅峰。今天,笔者要说的并不是玉璧纹样,而是玉璧的模样,即玉璧的器形。
与玉璧的纹样相比,玉璧模样的研究有人,但人太少,深度也不够。笔者如果不是见识到了汉代至美至珍的圆雕玉璧,是不会说此话的。敢于说此话,在于有东西,有好东西,有天花板级别的至珍至宝——汉代圆雕玉璧。
行家一听,就听出味道了。玉璧有纹饰玉璧,凸领玉璧,出廓玉璧,透雕玉璧,浮雕玉璧等,哪里听说过圆雕玉璧呢?玉璧均是板材制作,它如何圆雕呢?下面,笔者就展示一块玉璧,看看它是不是圆雕玉璧。见下图
行家一定会说:典型的玉璧,谷纹,白玉质地,有云状褐色沁。笔者说:你再仔细看看。行家回答:孔的另一面有雕刻,不知是什么?笔者翻过玉璧,请行家细看。见下图

行家惊呼:螭虎!高浮雕!这么高的浮雕,我是第一次看见。笔者说: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高的浮雕,索性就叫它圆雕螭虎了。行家说:有点儿牵强。笔者说:这个玉璧总厚度1.5厘米,玉璧厚0.75厘米,螭虎厚0.75厘米,你说玉璧是圆雕,难道同样厚的螭虎就不是圆雕了吗?行家说:为了区别,可以这样叫。
行家拿过玉璧,反复看起来,一会儿看玉璧面,一会儿看螭虎面,嘴里还念念叨叨:大汉雄风,尽收眼底---和田白玉---鬼斧神工---。行家突然问道:璧径多少?回答:5.6厘米。行家说:一握尺寸,把玩佳器。应答:知此璧者,仁兄也。
高古玉璧究竟有多大,有人能说清,大到直径33.4厘米,现藏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高古玉璧究竟有多贵,有人能说清,贵到5300万元,叫乾隆御题诗汉代延年出廓玉璧。高古玉究竟有多少样式,谁又能说清楚呢?发现一样,说一样,见识一样,沉浸在美不胜收的古代艺术品中,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