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瓷器款识研究的文章,不是汗牛充栋,也是数以千计了。但是,瓷器款识的等级却很少有人畅谈,至于最高等级的瓷器款识是什么,更是无人问津。故而,笔者有必要于此漫话一番,与瓷器收藏爱好者共商。
所有瓷器款都有纪念的性质,或纪念制造者,或纪念制造时间,或纪念作品。如明朝的“东书堂”“白玉堂”“正统捌年”“富贵佳器”等。到后来,纪念时间就成为了主流。如明清时期的“大明宣德年制”“大清乾隆年制”等。
说起来,瓷器款识的流行时间并不长,就500多年的样子。元代以前,瓷器款是孕育期,或有或无,大部分瓷器是没有款识的。唐朝瓷器出现过盈字款,宋朝瓷器出现过官字款,元朝瓷器出现过记事款,但是都不普遍。自明朝起,瓷器款识才流行起来,普遍起来。所以追寻瓷器的最高档,也只有在明清两朝之间去找。
分析明清时期的瓷器款识,两者还是风格各异的,明朝款五花八门,清朝款中规中矩,无论是字数、内容都是这样。依据这个现象,就应该偏重于明朝瓷器款识的研究,因为量变引起质变,高档瓷器款识一定隐藏在大量的各种款识之中,供人比较,鉴赏。
大概估计一下,明朝的瓷器款识至少在大几十种上下。如“福”“寿”“永乐年制”“内府”“禄”“大明宣德年制”“正统元年”“天”“金玉满堂”“长命富贵”“大明年造”“滋树堂”“邓奎自造”“福寿康宁”“国泰民安”“徐庆堂”“竹石居”“同乐佳器”“玉堂佳器”以及图案款等。仅从文字上看,其中最高档的款识应该是“玉堂佳器”。玉堂者,宫廷也。汉朝有玉堂殿两处。佳器者,美器、宝器也。一指明了器物的使用者,二肯定了器物的高档品质,字数虽少,内涵丰富,是其他任何款识所不能比拟的。再看具体瓷器,果然名实相符。陕西藏家藏一件瓜皮釉大碗,精美异常,足底款识正是“玉堂佳器”。见下图
禄釉瓷器是最难成色的瓷器,它的成色不仅取决于矿物原料,还取决于窑内烧成气氛,铜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呈禄色。人人都知道红釉瓷器难烧,“若要穷,烧郎红”,岂知瓜皮禄釉比它难上加难!
自明朝出现“玉堂佳器”款后,后朝也不乏此款,如沈阳故宫博物院藏一件清顺治青花蕉叶麒麟纹大盘,足底款识就为“玉堂佳器”,但品质却远远达不到这件瓜皮禄釉碗了。就目前瓷器存世现状看,禄釉瓷极其珍罕,动辄就是一级品,或国宝级品,而瓜皮禄釉更是仅此一件,可谓孤品、神品了。
在明清两朝,最受追捧的瓷器是万历瓷。明朝的《万历野获编》说:“窑器初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盏之属,初不过数金,顷来京师,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为吐舌不能下。”一对成化窑酒杯,竟然卖到一百两银子,不由得使人把舌头伸出老长。清朝《蓉槎蠡说》说“成窑瓷器为明代之冠”,古籍记载在现世得到证明,一件成化款斗彩鸡缸杯拍卖价高达2.8亿港币,创中国古代瓷器价格之最。但是,这件鸡缸杯很难证实就是以上古籍记载的“成窑酒杯”,而陕西民间收藏的一件青花高足杯,却证实着成窑瓷器的至高神韵。给人的感觉是清新、典雅、无与伦比,书款更是流畅、遒劲、美观,远远高出鸡缸杯书款。见下图

显而易见,大明成化年制瓷器款识也属于古代瓷器款的最高级别。
收藏界有一说,叫清三代瓷器数雍正,认为雍正一朝的瓷器是最好的。其中名品有青花瓷、釉里红瓷、青花釉里红瓷、粉彩瓷器、五彩瓷器等。陕西民间收藏的一件雍正瓷器,从釉色到款识却是别开生面,美轮美奂。见下图

金地、开窗五彩人物画、大清雍正年制刻划款都显示着此瓷器的非凡身世与至尊地位。
凡一流瓷器,必然是一流款识,或文字内涵,或书写功底,以上三款瓷器不就是实打实的证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