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考古学集刊》第二期刊登了铜川市耀州窑博物馆文章《陕西铜川吕家崖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文章首次向外界公布了位于铜川市黄堡镇吕家崖遗址的新发现,其中有一件人面纹葫芦瓶,随后被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2020年5月铜川博物馆建成开馆,吕家崖遗址出土的人面纹葫芦瓶正式面世,受到学界高度重视,研究风生水起。2022年被破译,其纹饰是古籍中大量著述的“黄帝四面”,由此断定黄帝时代距今6000年左右。显而易见,这个发现是惊世骇俗的,其意义有必要深入探讨,广为交流,以不负时代,不辱使命。本文拟就黄帝四面纹葫芦瓶的历史、文化、现实三个方面作以初步探讨,与同仁共商。
第一节
黄帝四面纹葫芦瓶的历史意义
现状。自司马迁的《史记》将黄帝列为中华民族历史的第一人后,两千年来一直彪炳史册。一百年前,疑古派的出现,使中国上古史遭到沉重打击,黄帝成为传说或神话。辛亥革命,黄帝是一面旗帜。民国以黄帝纪年,黄帝历史被认定为4609年(1912年)。目前出现在工具书里的中国历代纪元表,黄帝为第一人,但是,却没有年代,是个空白(《现代汉语词典》)。新兴的考古学,大部分专家对此避而不谈,一部分专家浅尝辄止,认为黄帝时代存在于仰韶文化的庙底沟时期,即公元前3500年左右。如《百度百科》说:“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当于黄帝文化,其所出土器物特征与黄帝时代所发明使用的器物是相一致的。”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说:“黄帝这些传说,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大致有迹象可寻,因之推想仰韶文化是黄帝文化。”由此可见,黄帝文化存在于仰韶文化之中,是学界的共识;黄帝文化即庙底沟文化,则是进一步的探讨。
1993年《考古学报》第四期刊登文章《论仰韶文化史家类型》,明确指出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史家类型,并确定其年代距今6140年至5935年,即6000年前后。遗址的首要文化特征为葫芦瓶,文章列举的仰韶文化史家类型遗址多达15处,分布区域是“以关中平原为中心,北达陕北南部,西至陇山西侧,东达豫西晋南,南到江汉流域和丹江流域”,在列举的15处遗址有铜川的吕家崖遗址和李家沟遗址。
仰韶文化史家类型的出现,用横空出世比喻毫不为过,与庙底沟类型相比,从器型、纹饰上看,均截然不同,对庙底沟类型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一是时间早于庙底沟;二是器型独特,有葫芦瓶;三是纹饰超前,有抽象的人面纹等,它是哪个先祖的文化呢?两相比较,史家类型与黄帝文化更吻合。庙底沟彩陶纹饰以花纹为主,而古籍中的黄帝文化几乎没有黄帝与花的记载。史家类型彩陶以人面纹为主,在古籍记载中则大量存在,又与黄帝休戚相关,著名例子就是“黄帝四面”。没有古籍反复记载的“黄帝四面”,铜川吕家崖遗址出土的人面纹葫芦瓶就无法破译,而恰恰是古籍的记载,使我们的破译没有遥遥无期,而是在人面纹葫芦瓶面世后的短短两年时间就水落石出,昭然于天下:铜川吕家崖遗址出土的葫芦瓶人面纹就是古籍记载的“黄帝四面”!除此而外,伴随着黄帝四面纹葫芦瓶出土的还有其它各式各样的葫芦瓶,在所有史家类型遗址中独一无二,这不能不使人将其称之为葫芦瓶制作中心。葫芦瓶是道家圣物,道家鼻祖是黄帝,莫非道家圣物葫芦瓶就始于黄帝?《诗经》中有“绵绵瓜瓞”诗句,而绵绵瓜瓞指的就是葫芦藤。“绵绵瓜瓞”又生长在漆水河沮水河流域,黄帝又是“自土沮漆”等,诸多现象表明,吕家崖遗址出土的人面纹葫芦瓶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它不仅证实了黄帝的存在,更是证实了黄帝的历史:黄帝距今6000年,黄帝活动的时代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
第二节
黄帝四面纹葫芦瓶的文化意义
历史是民族发展的里程表,而文化则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有历史,有文化,才能显示出一个民族文明的高度。所以,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就受到格外重视,铜川人面纹葫芦瓶就记载着中华民族上古时期的文化精髓,这个文化精髓表示的方式是纹饰,是它的四面人面纹饰。这个四面纹饰在古籍里屡屡出现,叫“黄帝四面”,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深刻、神秘。孔子认为它所表示的意思是“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黄帝使用四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管理天下,大功告成;战国古籍《十六经·立命》认为是黄帝“方四面,傅一心,四达自中”,黄帝一心一意对待天下,四面八方就围绕“中国”;《吕氏春秋·本味篇》认为黄帝四面是“黄帝四面出求贤人,立以为佐”等。铜川人面纹葫芦瓶的出土,不但实证了“黄帝四面”的真实存在,而且将“黄帝四面”的文化意义做出了全面表达:“黄帝四面”既有四个面,还有一个心(目纹,表示德),文化意义就是黄帝以德为宗,诚待天下,从而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观提升到六千年,其意义足以震撼古今。
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治思想是主流是主干,源远流长,溯根求源,古籍记载是尧帝时期,距今四千多年。《尧典》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舜典》记载:“玄德升闻”“舜让于德”。《大禹谟》记载:“黎民敏德”“帝德广运,乃圣乃神”“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正德”“惟德动天”“诞敷文德”等。尧舜禹时期突出的德治思想,一直影响到夏商周,影响到诸子百家,影响到整个封建社会,其源头是黄帝,其证据是黄帝四面纹葫芦瓶。黄帝四面纹葫芦瓶的文化意义无与伦比。
第三节
黄帝四面纹葫芦瓶的现实意义
黄帝四面纹葫芦瓶的现实意义是全方位的,无论是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学术层面等值得探讨,下面逐一论述。首先探讨它在国家层面的意义。多年来,党和国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下,也十分重视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发展。九五期间,国家实施了夏商周断代工程,进入新世纪,就一直致力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历时15年,至2015年才告以结束。至于文化遗址的发掘更是接二连三,良渚遗址、石峁遗址、三星堆遗址均震惊世界,成为中华文明历史的见证与坐标。
其次再看看黄帝四面纹葫芦瓶的地方意义。黄帝四面纹葫芦瓶在国家层面是国宝,在铜川地方同样是国宝,而且是举世无双的国宝,是极为珍贵的文化资源,是铜川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富矿,一个取之不完、用之不竭的富矿。1.完全可以将黄帝四面纹葫芦瓶作为铜川市的又一个文化标志,在所有醒目之地、旅游场合建设其形象,注明其出处,简述其意义,不仅使全市人知道,还要使全省全国的人都知道。2.将黄帝四面纹葫芦瓶开发为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礼品,提高铜川文化地位。3.研究开发陶器的生产,仿制各式各样的上古陶器,并形成规模,促使铜川建设成为陶器、瓷器生产重镇,开创铜川陶瓷生产新局面。4.建设铜川黄帝历史文化公园。由于黄帝四面纹葫芦瓶出土在铜川,出土在黄堡镇,加之黄堡镇存在着一个仰韶文化史家类型的遗址群,在黄堡建设黄帝文化公园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定会得到国家以及省上的支持。5.申请将黄堡地区的吕家崖、李家沟、红崖等遗址列入国家发掘项目,利用高科技进一步探索黄帝年代的准确时间,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做出新贡献。6.设立黄帝文化节,配合黄帝陵祭祖活动,将铜川建设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
其三,黄帝四面纹葫芦瓶的学术意义。中国考古学始于宋代,而现代考古学则以仰韶文化为起点,只有一百年的历程。现代考古学属于西方学,它虽然也以求索历史为目的,但是,它的短板也是明显的,它没有历史文献做旁证或依据。英国有巨石阵遗址,但是,要将巨石阵归属于某个帝王,某个时代,却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中国就完全不同了,中国有浩如烟海的古籍,有成千上万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中国搞考古学就不能以仰韶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概括之,而必须与中国历史记载相联系,将遗址文化归属“三皇五帝”夏商周才算及格。党和国家所要求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就是要求中国考古学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讲明了就是与中国历史记载相结合。当中国考古学无法获得突破的时候,吕家崖遗址的人面纹葫芦瓶面世了,它不仅具有婀娜多姿的器型,而且还有清晰、神秘的纹饰,更有连篇累牍的记载,使人一眼就看出它的真相:黄帝四面。从而证明,中国考古学不同于西方考古学,中国考古学不仅有地层,有文物,有遗迹,还有“这是谁”。中国考古学只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古籍文献相结合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与气派。
小结。铜川吕家崖遗址出土的人面纹葫芦瓶是黄帝四面纹葫芦瓶,它的破译将中国上古历史之谜彻底揭开了,中国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是真实存在的,黄帝时代距今6000年,这是一个节点,以这个节点往上就是炎帝,就是女娲,就是伏羲;以这个节点往下,就是颛顼,就是帝喾,就是少昊,就是尧舜禹,就是夏朝,想想看,这个节点有多么重要;想想看,黄帝四面纹葫芦瓶有多么珍贵。附铜川人面纹葫芦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