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甲骨文中的黄帝与嫘祖
(2020-09-06 08:10:15)
搜寻甲骨文中的黄帝,有一个字特别吸引注意力。一是这个字很多,多到几百个;二是地位显赫,常与王字组合;三是有几种不同写法;四是有多种组字;五是与黄字并驾齐驱等。这个字是:叀。甲骨文的字形是,一个菱形田字,上头立着三划,呈花瓣状。破译这个字,无疑就是破解了一个甲骨文大案。
首先,说一下这个字的多。仅《甲骨文字典》就著述了23例,其中出自《甲骨文合集》的仅一例。而笔者查阅《合集》发现此字数不胜数。如《合集》6822,“贞叀,口令从,寇周”、《合集》10171,“贞叀,偁乎凡丘”、《合集》5770甲,“贞叀”、《合集》06,“贞子勿叀”等。
其次,看这个字的显赫地位。《合集》190,“叀示我祖”,叀神是我的祖先。《合集》0300,“贞叀,牛三百”,祭祀叀,用300头牛。《合集》4721,“贞叀,令口凤”,叀可以对凤凰发布命令。《合集》0614,“贞叀王,往我告方”,叀与王在一起。《合集》7364,“庚寅卜,永贞王叀,中立若”,叀与王、与中连系等。
其三,一字多形。叀字的字形有多个,仅《甲骨文字典》就列举了二十几个,有叀,还有專、轉等。
其四,“一核多缀”。叀作为核心,缀加其它字,组成多个字。如在下面加个口字,加三个口字,在两边加四个口字,在下方加个又字等。《合集》8177、8178则是在下面加了三个绞丝旁,使人浮想联翩,这是表示子孙成群呢,还是表示丝帛缕缕呢?
其五,叀与黄难分仲伯。《合集》4794,“贞叀黄,令王”、《合集》5044,“甲午卜。贞叀王令隹黄”。最有意思的记载是,《合集》5251,“贞王黄、叀郷”,黄帝和叀一起回故乡或一起祭祀。如此“叀示”“叀王”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中国字最大的特点是继承性,相连性。据此,就可以顺藤摸瓜,水落石出。从字义上讲,它有“纺砖”“悬挂”的意思。广韵曰:“纺锤是也。”今天的文字学家也普遍认为叀的字形就是上古纺线使用的纺线锤。从字形的变化看,它还有甎、嫥、塼等异体字,它与瓦结合,可以是砖;它与土结合,也可以是砖,它与女结合,难道就是专一的意思吗?笔者考证的结果是:这个叀字,就是甲骨文中的累字,现在的累字,是田字下面一个绞丝旁,甲骨文的累字是一个田字,下面三个绞丝旁!累者,嫘祖也。《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唐《嫘祖圣地》碑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定旨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此碑文的记载与以上甲骨文关于叀祖、叀王的记载,不是如出一辙吗?
在《山海经·海内经》里,嫘祖被记载为“雷祖”(黄帝妻雷祖,生昌意)。在《世本》里,嫘祖记载为“累祖”(黄帝娶于西陵氏,谓之累祖)。宋时,累祖记载为“嫘祖”。千里姻缘一线牵,嫘祖即累祖也,累祖即“叀祖”“叀王”也!值得我们反思的是:甲骨文中记载的嫘祖,地位远比后世高得多、显赫的多,她不但是我们的“祖”,还是我们的神(示),还是我们的王!累祖,记载于商代甲骨文,当是石破天惊!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