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上古文化卐字等谜题破译

(2019-05-19 08:45:35)
标签:

杂谈

                                       第一题     中国第一姓“风”及其字形
         从古籍记载看,中国人的第一个姓氏是“风”,风雨雷电的“风”。《世本》曰:“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曾祖母华胥氏。”《帝王世纪》曰:“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竹书纪年》曰:“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为风姓。”其他古籍记载燧人氏、女娲也是风姓。除此而外,再没有比风姓更早的姓氏了。按理说,风姓既然是中国第一姓,那么,在上古的文字中、符号中一定会有它的形象,奇怪的是,竟然没有。连洋洋大观的甲骨文,也没有像样的风字,出现的是凤凰的凤字,解释是上古时期风、凤通假。笔者不这样认为,笔者认为,甲骨文、陶绘文、刻符文中一定存在着风字,只是需要我们去破译罢了。
        笔者破译的成果是,所谓的卐字(读作万字),就是风字。依据是:1.象形。作为符号,没有比卐字更像风了,风的特性既有旋转,又有交叉。卐字,就是中国先祖对风最形象最智慧的描绘。2.记载多。在陶绘文上、刻符文上、甲骨文、金文中均较多出现。如果将其视为十字文的异体字,其数量在数以百计。十者,风向也。可以四面来风,也可以八面来风。3.年代久远。八千年前的彭头山、跨湖桥陶纹中就出现了它。4.时间跨度长。自大地湾、半坡、马家窑、二里头文化中持续出现,时间跨越几千年。5.神秘。《春秋纬命历序》记载:“大风飘石。”《道德经》曰:“飘风不终朝。”黄帝梦大风而得风后等,均是古人对风的敬畏和认知。
        最关键的因素是卐字符号的出现时间,也在8000年前,与伏羲时代高度一致,卐就是风应该毫无疑义了。
                     
                                     第二题     伏羲的一画开天与女娲补天
         提到伏羲的功业,人们会脱口而出:一画开天。伏羲一画开天,确实将他的历史功业概括得既准确又至简。八卦的第一卦是乾卦,乾卦的符号是三横,画乾卦的第一笔是一横,所以,伏羲一画开天的术语就成为了妇孺皆知的熟语。有专家将它的出处归结于陆游的《读易》诗:“揖逊干戈两不知,巢居穴处各熙熙。无端凿破乾坤秘,祸始羲皇一画时。”遗憾的是,这首诗有“一画”二字,而没有“开天”二字,不能令人完全信服。笔者认为,伏羲的“一画开天”,有着更深的背景。
         伏羲为三皇之首,古籍中记载他的最大的贡献是发明创造了八卦,但是,中国最古老的八卦是什么样子的,至今无人晓得。凌家滩玉版图画,是一种八卦,但是,它只有5000年。有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中国古代符号的出现均集中在距今8000年的时期,质地有骨头、陶片和陶器,手段有刻划和绘画。其中,与伏羲一画开天的符号连系最紧密的是彩陶。如大地湾彩陶,“不仅是发现最早的彩陶,而且陶器口沿上多绘有红色宽彩带,是中国最原始的彩绘图案。”(《百度百科》)笔者认为,大地湾彩陶上的红色宽带纹,就是真正意义上伏羲一画开天。由此,人们才开始了用毛笔绘画,用图案记事,抒发情感,揭开了中国文化的第一页。伏羲的一画开天,不是画开了宇宙之天,而是画开了文化之天,是强调了文化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知道了伏羲一画开天的本义,对于所谓的神话女娲补天也好理解了。《帝王世纪》记载,伏羲之后,由女娲为帝,沿用伏羲龙号,一直传了十五世;《水经注》说:“庖牺之后,有帝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春秋运斗枢》曰:“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皇者,天。天不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三皇垂拱无为,设言而民不违,道德玄泊,有似皇天。”女娲补天补的是“无为而治”,是“道德”,是天道。再从彩陶纹饰上考识,自伏羲一画开天之后,纹样越来越丰富,越美观,寓意越来越多,这里不就是女娲在“补天”吗? 
         
           
                                        第三题     黄帝以玉为兵
         两千多年前,《越绝书》就以生产工具划分历史,确实令人瞠目结舌。西方直至1865年,才由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提出。更令人不解的是《越绝书》还提出了一个玉器时代,这一点,西方人可能永远无解。因为在西方考古学中,并没有发现玉器,在文献中也没有记载玉器。看来,中国的玉器时代是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了。《越绝书》又说: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中国的玉器时代发生在黄帝时期,黄帝时代,就是玉器时代。《越绝书》这样说了,拿什么证明呢?笔者通过连系的方法,在古籍中找到了答案。
        《尚书·舜典》说:“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舜帝用一组玉器,规范国家的七项大政。《周礼·大宗伯》说:“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在西周,玉器是祭祀、外交国务活动中第一礼器。从舜到周,玉器的地位如此之高,它是孤立的吗?从现代考古发现看,它不但毫不孤立,而且还有更显赫的时期。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凌家滩文化时期,玉器有着不可思议的崇高地位。以《越绝书》的说法,就是以玉为兵的时代,以玉为标识的时代;就是黄帝时代。那么请问黄帝是如何“以玉为兵”的?
          《山海经·西山经》的记载是:“黄帝是食是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黄帝用玉器祭祀祖先和山川。《路史》的记载是:1.黄帝“定玉箓”;2.黄帝“著之玉版”;3.黄帝“祀天圆丘,牲玉取苍;祀地於方泽,牲玉取黄。”黄帝之时,就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规矩了。那么,有没有东南西北的祭祀礼呢?有。《管子》说:“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辨于东方,得祝融而辨于南方,得大封而辨于西方,得后土而辨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黄帝对于天地、东南西北的认知是源于他得到了六位高人,这六人成为他的六位宰相、股肱治理天下,天下大治。管子的记载说明黄帝时代已经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了。在把以上记载连系起来看,就是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也建立了“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的祭祀制度,玉六器是黄帝一统天下的礼器,它以天地为纲,以东南西北为目,纲举目张。
             管子记述的蚩尤与司马迁记述的蚩尤截然不同,我倾向于管子。因为管子是孔子也十分尊敬的政治家,是“春秋第一相”。对于“稽古”,管子应该高于司马迁。

                 第四题      中国古代文化排斥神教
         在许多冠冕堂皇的场合,许多大名鼎鼎的专家,都爱讲中国上古时期的宗教如何如何,其实,这是纯粹的鬼话,百分百的谎言。中国上古时期,从来没有过宗教统治时期,哪怕是一朝一代。下面,就是笔者的证明。
          一、所有古籍没有宗教统治的记载。无论是上古时期的《尚书》,还是后来的二十五史,都没有这样的记载。在以上典籍中,你能找到教皇、教主这样的名词吗?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呢?因为没有这样的历史!
          二、中国的古代史或上古史,记载的全部是“人”,一个个鲜活的人。这个人可能是皇帝、宰相、将军、皇后、皇亲国戚,也可能是官吏、书生、工匠、刺客、盗贼等,就是没有教皇、神主。再就是记载这些人的事。这些事可能是“以亲九族”“协和万邦”“允厘百工”“播时百谷”“敬敷五教”(《尚书》),也可能是“龙韬”“犬韬”(《六韬》)“乾卦”“剥卦”(《周易》)“反应”“忤合”(《鬼谷子》)等,就是没有礼拜或朝圣。
          三、《论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是不说妖鬼、暴力、混乱、鬼神这些事的。为什么不说呢?“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认为世间人类的事情尚没有搞清楚呢,怎么能搞清楚世外鬼神的事呢?孔子不说鬼神,只说人生,就是对上古文化的一种传承。
          四、《六韬》记载,周文王向姜太公请教治国的方略,姜太公讲到了“七害”,其中的第七害是:“伪方异技,巫蛊左道、不详之言,幻惑良民,王者必止之。”任何巫术,任何蛊惑民心的言论,在西周的国家管理中,是被严格禁止的。
          五、《礼记·王制》记载:“执左道以乱政,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惑众,杀。”中国上古时期实行王权,对于旁门左道、妖言惑众,是处以极刑的。西方世界流行的“世界末日”说,在古代中国,是要被砍头的。
          六、《逸周书》第六十一《史记解》记载了上古历史上28起亡国教训,其中第25起是:“昔者,玄都贤鬼道,废人事天,谋臣不用,龟策是从,神巫用国,哲士在外,玄都以亡。”上古时候,有一个玄都国,迷信鬼道,巫师掌权,结果,这个玄都国早早就灭亡了。国家经典以此警戒后人,不能“神巫用国”。请注意“神巫”两个字,神和巫是联系在一起的,巫术亡国,神术也亡国。教训就是不能“神巫用国”。不用“神巫”,用什么呢?用“谋臣”,用“哲士”,中国上古时期就开始实行文人政治了。
         七、祭祀。《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把国家大事归结于祭祀,这不是神教吗?不是!神教用人为的“神”,而中国古代祭祀的对象是祖宗、是天地、是山川、是风雨雷电,偏偏不是人为的神。所以,不是神教。
         八、占卜。有人质疑:甲骨文全是占卜文字,凡事皆占卜,这不就是宗教吗?这也不是。《礼记·王制》曰:“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用技术为皇帝服务的人,是祝人、史官、射人、驭手、医生、卜人以及各种各样的工匠。占卜是为皇帝的决策服务的,不是指挥皇帝的,皇帝是决策者,神不是决策者,所以,占卜不是宗教仪式。《尚书·洪范》记载:“稽疑。”“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当决策者犹豫不决的时候,就用占卜帮助决策。占卜者是三个人,各卜各的,服从多数者的意见。这会是宗教吗?这就像现代足球比赛的猜先一样,不能主观决定的事情,就猜硬币的正反面。
         最后,就用一位西方智者的话作结语吧。伏尔泰在其专著《风俗论》中说:“他们(中国人)与其他民族特别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的史书中从未提到某个宗教团体曾经左右他们的法律,他们的史书没有上溯到人类需要有人欺骗他们、以便驾驭他们的那种野蛮时代。”一个外国人在300年前就知道中国古代没有过宗教统治时期,真不知道那些冠冕堂皇的专家是从何处学来的奇谈怪论,胡诌什么中国上古的萨满教、什么教的,好可悲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