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海派剪纸艺术的一段佳话

标签:
视觉/图片上海徐汇海派艺术剪纸大师挚友 |
这里是上海某期刊于不久前发表的一篇图文,由本人撰写,现贴在博客中,希望有更多人士来关注剪纸艺术的历史、生存及其发展状况:
作为“海派剪纸艺术”的共同开创者,王子淦已于2000年故世,生前是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剪纸工艺家,林曦明现已80多岁高龄,一直是上海中国画院的著名画家。这两所闻名遐迩的文化艺术单位都在徐汇区,而且相距不远,更由于两位大师都极其热爱剪纸艺术,彼此心缘很近,所以两人是非常亲密的挚友。在剪纸艺术上,王子淦主要从民间艺术大师的角度、而林曦明则主要从国画艺术大师的眼光,两人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和互相研讨,既共同达到了剪纸艺术的巅峰,又形成了各自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曾经在美术界和工艺美术界被广泛传为佳话。
王子淦和林曦明,是海派剪纸艺坛上的一对“摩天双子楼”。今天,任何人要做到准确全面地认识和评价整个“海派剪纸艺术”,必须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
著名画家戴敦邦笔下的剪纸艺人上世纪30-40年代在街头卖艺和销售鞋样剪纸小商品的风俗画
2007年6月,由两位大师携手开创的“海派剪纸艺术”,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为“第一批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2008年6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目前,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作为八个“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之一,正积极配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国家文化部,将包括“海派剪纸”在内的“中国剪纸”,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史中,还是第一次。
由本人主持摄制的海派剪纸艺术电视片场景之一,表现了剪纸艺人上世纪30-40年代在街头卖艺的情景。(fangyang原摄图片)
有学者将上海市徐汇区比喻为一块不可多得的文化福地。两位“海派剪纸艺术”大师在他们长期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和见证了;中西文化在此融合,传统与现代在此升华,从而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海派艺术风格,延绵不断,传承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