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海上追梦-----五角场之夜
fngyang原创图片
江湾五角场的美丽夜色全景
真的流连在上海的夜色之中了!
此次在复旦大学短期学习,晚上住在新闻学院的宾馆内,是一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透过十七楼的窗口,可以眺望到江湾五角场的美丽夜色全景,不由挑起了我的赏夜情结。
fngyang原创图片
江湾五角场商业区的街道上夜色动人A
耐心地参加晚间分组讨论,挨到结束时,已是快21点钟了。正是许多上海人夜生活的开始时间。带上心爱的PENTAX
A10卡片式数码相机,悄悄地溜出学校,直奔五角场灯火辉煌之处。
fngyang原创图片
江湾五角场商业区的街道上夜色动人B
江湾五角场位于上海的东北角,而我则居住在西南角,所以记不清已有多少年没来此地遛达了,今天的五角场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近郊小镇变成了现代化的中心商业城区。
fngyang原创图片
江湾五角场商业区的街道上夜色动人C
眼望这繁华似锦的夜景之色,我想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五角场历史:上世纪20年代末,当时的国民政府想要抓住上海这条中国的经济命脉,制定了一个“开发江湾,建设大上海”的宏伟规划,欲将大上海作为中国的“第二首都”即经济首都。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
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了《大上海计划》。
“大上海”的“市中心区域”设在当时远离租界的江湾区的东部,靠近黄浦江的7000亩规划区内,后来就称此地为“江湾五角场”。
fngyang原创图片
江湾五角场商业街上的橱窗展示。
所谓“五角场”,是由五条马路形成的放射广场,在五条放射主道之间,各有横向的马路加以联结,如同蜘蛛网一样,结成密度平均的中心道路网络,并以此格局逐步向外扩张。整个规划颇具创意性。
fngyang原创图片
江湾五角场有五条马路形成的放射广场上,建起了一个巨大的华盖式建筑,上海人称之为“彩蛋”。
只可惜1932年爆发“一·二八”淞沪抗战,北上海成为战区,虹口、宝山、闸北、杨浦几乎所有当时的“新式事业”都受到日军战火的严重破坏。建设中的“大上海”被殃及,江湾繁荣严重受挫。
fngyang原创图片
从另一个方向看“彩蛋”。
fngyang原创图片
透过地下人行道入口处的装饰玻璃再看“彩蛋”。
fngyang原创图片
“彩蛋”下面的下沉式广场。
fngyang原创图片
“彩蛋”下面的下沉式广场通往众多的商场。
fngyang原创图片
一所品牌鞋店的展示布置。
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后,中国政府继续建设“大上海”。几大市政项目,如
“上海市政府新厦”、“江湾体育场”、“上海市图书馆”、“上海市博物馆”都在这一时期落成。不幸的是1937年的“八.一三”抗战爆发,市北又成了主战场。国民政府梦想建立的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计划也随之成为泡影,被人遗忘了大半个世纪。
fngyang原创图片 现代化商业大厦正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五角场耸立起来A
现在,原先的“上海市政府新厦”、“江湾体育场”、“上海市图书馆”、“上海市博物馆”等,都已经成为历史保护建筑,各种造型各异的现代化高楼大厦正如雨后春笋般地耸立起来,每每坐车路过江湾五角场,远眺它们那很大气的外观,都会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感慨:“江湾五角场,你是一个凝聚着国人光荣与梦想的地方啊!今天的上海市民,正在追逐着你的辉煌梦想”!
fngyang原创图片 现代化商业大厦正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五角场耸立起来B
五角场之夜,几疑为梦境,似梦而非梦,非梦而似梦-----追梦之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