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带来了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了千年的企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fangyang原创图片)
壮美的雪峰A

(fangyang原创图片)
壮美的雪峰B

(fangyang原创图片)
壮美的雪峰C
从西藏归来,正是凭着这种无法从心头抹去的眷恋,以及那里美丽而凝重的人情风光和厚重的藏传文化在我记忆中所铭刻下的深深印象,我在自己的BIOG中发布了一系列的关于西藏的博文,以聊解自己对那片神奇土地的思念。感谢6月5日出版的上海《旅游时报》,还为圈友们辟出宝贵的版面,并以我的<圣湖纳木错的康巴汉子>博文为由头,专门介绍了我的西藏题材的图文。
最近,我的博文博图《西藏秘境》,也引起了不少博友的关注,许多朋友为此留下了珍贵的评论和留言,同时还有一些信件发到了在我的E-mail邮箱中。谢谢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

(fangyang原创图片)通向圣城拉萨的青藏公路

(fangyang原创图片)
从布达拉宫上眺望拉萨市区一角

(fangyang原创图片)
从大昭寺楼顶眺望布达拉宫

(fangyang原创图片)
向大昭寺长拜的藏民

(fangyang原创图片)
大昭寺广场上的佛教信徒

(fangyang原创图片)
大昭寺广场上的外籍佛教信徒

(fangyang原创图片)
香火旺盛的寺庙
(fangyang原创图片)
哲蚌寺里的僧侣

(fangyang原创图片)
罗布林卡一景

(fangyang原创图片)
高海拔的色季拉山口

(fangyang原创图片)
雨中的鲁郎林海A

(fangyang原创图片)
雨中的鲁郎林海B

(fangyang原创图片)
林芝巨柏

(fangyang原创图片)
尼洋河边的村庄

(fangyang原创图片) 亲人盼归

(fangyang原创图片) 高原小村庄

(fangyang原创图片)站在海拔5200多米的那根拉山口远眺圣湖那木措
有位博友曰:认同你对西藏魅力的理解和说法,但对于“西藏秘境”的神秘之何在,还想进一步了解你的感受。还有许多博友说,向往西藏,但也惧怕那里的高原反应,如何是好?
这些问题涉及到很多学问,一言半语也说不好。但我却有一个极深的体会,那就是,一旦有机会进藏,就必须对那里的神灵抱有虔诚的敬畏心情,对那里的人民抱有真诚的尊敬态度,对那里所有的生命抱有热诚的爱护精神。
如有此种心态,并且只要是身体基本健康者,那么诸如高原反应等问题已可解决半数。是不是又说得玄乎了?其实真的是很灵验的。
持有敬畏之心,你就会毕恭毕敬而平和,心境就会安逸;持有尊敬之态,你就会平易近人而谦和,言行就会自然;持有爱护精神,你就会左右逢源而随和,动作就会舒缓。而这些心态,正是防治高原反应的良丹妙药!
西藏的神秘之处,是在精神方面,是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你能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