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北爱尔兰,年岁稍大一些的人或许还能记得当年的“爱尔兰共和军”、“新芬党”等政治名词以及北爱两派冲突的血腥画面。
北爱问题是1921年南部爱尔兰从英国独立出来,南北爱尔兰分离之后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上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在30年的时间跨度内,北爱问题曾是世界一大热点,教派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事件接连不断。
贝尔法斯特市内有着天主教区与新教区,多年来,两个教派社团屡屡发生冲突,天主教徒们希望加入爱尔兰共和国,而新教教徒们想留在英国的怀抱中。
位于西城Falls和Shankill路之间的区域是当年冲突最激烈的地方,两派经常在这里大打出手,爆发过十分血腥的宗派暴力事件。为此,当地政府在1974年修建了总计14堵混凝土围墙的“和平线”,上方竖立金属板与带刺铁丝网,用来防止双方投掷石块与爆炸物,把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的居住区隔离开来,以减少双方的军事冲突。这些3米多高,延绵长达15公里的“隔离墙”,后来又成为双方宣泄仇恨、赢取同情、加强宣传的一个特殊战场。人们通过壁画和涂鸦的方式表达了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群体的政治诉求和价值观念,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隔离墙”在北爱尔兰的不少地方都有,加起来有34公里长,最高处达7.6米,仅在贝尔法斯特就有99处。
1994年,北爱天主教派武装力量爱尔兰共和军宣布停火,1998年北爱和平协议签署,北爱尔兰才逐步步入和平进程。
如今北爱问题虽然已经得到解决,但作为见证历史的“和平线”以及墙上的政治壁画和涂鸦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供人们来凭吊过去、感叹和平的可贵。因此人们称之为“和平墙”。
“和平墙”和政治壁画是贝尔法斯特的一道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也是了解北爱尔兰历史以及政治、宗教、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