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阿尔勒就是一个能激发艺术家和诗人创作灵感的地方。这个充满浓浓艺术气息的小城,随便走走,说不定就是梵高住过的房子,塞尚喝过咖啡的小店,或者是布列松坐过的凳子,毕加索走过的小道。单是这些,就已经够让我这个伪文青畅想一阵子了。
阿尔勒的关键词是梵高和向日葵。普罗旺斯的阳光和色彩给了梵高强烈的作画欲望,令梵高深爱着阿尔勒。但实际上,梵高在阿尔勒只呆了一年多,混得挺惨,穷困潦倒,疾病缠身,还搞不好邻里关系。好不容易把高更请过来做客,却把人家吓跑了。想泡妞也没泡成,还割掉了自己一只耳朵。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让梵高留下了300多张画作,灿烂的向日葵,热浪翻滚的麦田,激情燃烧的夜空……或许极端困窘的境况,正是激发艺术家创造力的能量,让梵高创作出那么多饱含深厚浓郁感染力的作品。
天才在书里时,他是天才;住在隔壁时,他就是疯子。当初那些不待见梵高的阿尔勒人,那些曾扬言让他“滚回荷兰去”的人或许没想到,一百多年后,梵高成了阿尔勒这座城市的噱头。梵高旧居,梵高花园,梵高咖啡馆,还有梵高的画作,挂满了小城的角角落落。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当然还有我们,追随着他的足迹,在小城的每条深街窄巷。
▲梵高画作《人行铁桥》
▲《人行铁桥》的原址
▲《人行铁桥》原址
▲梵高画作《罗纳河上的星夜》
▲《罗纳河上的星夜》原址
走过《人行铁桥》,看过《罗纳河上的星夜》,我矫情地认为,只有在《夜间的露天咖啡馆》喝上一杯咖啡,阿尔勒的一天才算完美。
那间有着橘黄色天蓬,深蓝色星空的咖啡馆,一百多年了,我知道,它还在。多少次,我看着它,心里在说有一天我会坐在这里,坐在这幅画里。
我决心寻找到那间咖啡馆。
相传梵高在画《夜间的露天咖啡馆》时,就住在这幢通宵营业的兰卡珊尔咖啡馆里。梵高觉得夜晚比白天更有充满生气蓬勃的色彩,画中深蓝色的星空与橘黄色的棚架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梵高内心那种不安定的精神境界。
在梵高完成此画的100多年后,这家咖啡馆一直是阿尔勒人饮酒的地方,现在被称做梵高的咖啡馆,仍旧保留着那黄色的雨蓬和所有的东西。
这一晚,我在阿尔勒古老的小巷迷了路,最终没有喝上那杯梵高咖啡,但这已经不重要了,我倒情愿迷失在这令我着迷的小城里。
回到乡村酒店,依然舍不得去睡,开一瓶桃红,在露台上闲坐。此时的夜空,不就是《罗纳河上的星夜》、《夜间的露天咖啡馆》的那片《星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