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水乡、古朴的小村、沧桑的老街、嬉戏的孩童……在珠江三角洲走走,只要留心,就能发现那些水塘清幽,古榕挂月,窄门高屋,镬耳高墙的古村落,这些难得的尘世之美往往隐藏在远离高速公路的角角落落。
毗邻珠海的古鹤村是我在春节期间送老同学回家时发现的,这是一个有着近八百年历史的文化古村,位于中山的三乡镇。
和所有富裕的侨乡一样,古鹤村也曾经历着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农民洗脚上田,围垦农田变成了工业区,村里的房子也不断地翻新重建,但幸运的是依然保留了许多历史文化遗存,闸门楼、青石巷、老榕树、破祠堂、旧牌坊……沿着麻石旧街走进村内,青砖老屋诉说着沧桑历史,现代洋楼演绎着古村新貌,两者错落其中,让人遐想联翩。
(村口的老树、凉亭和现代的洋楼、租赁单车和谐共处)
听村里的人说,很久很久以前曾有许多雀鸟在村中的山林栖息,这些鸟儿中又以白鹤居多,由此得名“古鹤”。
古鹤村最出名的就是它的石板街了,用石板铺成的路沿着三条街延伸,通向村尾村头和村尾的闸门,全长约有1400米,用6000多块花岗石板铺成,据说这些石板街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后来村民们曾在1922年翻新过,如今是中山地区保存最为安好的的古石板街。
古鹤村里保留着很多的老牌坊,每一座牌坊都代表着一种荣耀和优良教育,村中仅清代就出过8位举人,当今还出过外交官员和中国工程院士。
乐善好施牌坊是古鹤村的又一道风景,始建于清光绪八年,是为表彰古鹤村郑有庸遵母命赈灾有功而建,石雕铭文有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的手迹,颇为珍贵。
除了石板路、老牌坊,以及随处可见的明、清两代古旧民居,古鹤村还有不少古祠堂和姓氏祠堂,散落在村头巷尾。
(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郑姓澜海祠,目前是村中面积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祠堂。)
(旗杆夹是清代珠三角民间的风俗,为表彰族人考取功名,村人会在祠堂前竖起旗杆夹挂旗帜,以此光宗耀祖。)
(祠堂里展示的古水车)

(古鹤是著名的侨乡,村内华侨老宅仍有不少。)

如今的古鹤村历史与文明并存,碧波荡漾,山林环绕的水库;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青龙山公园;都是近年来村民自己筹资兴建的。站在山顶俯瞰古鹤,一边是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一边是让人平静的历史回忆。在这里既可以见到沧海桑田变迁的痕迹,也可以感受那些逝去历史留下的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