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林,藏语意为“飞翔”。十一世纪初古格王子益西沃为振兴佛教而兴建托林寺,是阿里地区最古老的寺院,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古格开国之时,已确定尊崇佛教。当时的藏地佛教虽开始复兴但却仍然混乱。第二代古格王益西沃拨乱反正,兴建托林寺。后来又派遣了包括托林寺第一位主持仁钦桑布在内的21名僧人前往印度取经,并带回很多宝贵经书。随后,古格第三代国王又从印度迎请了高僧阿底峡进藏。阿底峡以托林寺为驻锡地弘法,带动了西藏佛教的复兴,托林寺也因此逐渐成为当时的藏传佛教中心。
据说盛时的托林寺面积非常大,包括朗巴朗则拉康、拉康嘎波、杜康等三座大殿,巴尔祖拉康、玛尼拉康、吐几拉康、乃举拉康、强巴拉康、贡康、却巴康等近十座中小殿,以及堪布(寺院住持)私邸、僧舍、经堂、佛塔、塔墙等建筑。由于历史原因,寺院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今已很难从遗存的断墙残塔窥见当初的规模格局了。




现在仍保存完好的有白殿拉康嘎波和集会殿杜康,分别建于15世纪和16世纪。由于在文革期间被当作粮仓,大殿保存完好,里面的壁画栩栩如生,异常精美。特别是杜康大殿的门廊东壁上绘制的16金刚舞女图,表现的极为夸张和妩媚,令人赞叹不已。此外,释迦牟尼诞生图壁画也珍藏在此。

(杜康大殿 天花板彩绘 飞天)

(杜康大殿 门廊壁画 十六金刚舞女之二)

(杜康大殿 后殿佛传壁画 诞生)

(杜康大殿 后殿佛传壁画 八王分舍利)

(拉康嘎波 东壁壁画)

(拉康嘎波 西壁壁画 曼荼罗下方供养天女)
托林寺壁画中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了独特的克什米尔藏式风格,这是因为印度高僧阿底峡曾在这里讲经著述,弘传佛法,同时也把南亚的艺术风格带进了高原。
此后,又许多高僧相继在托林寺留下足迹。据说,周围的废墟里,至今还有许多遗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