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跨过高架步道就来到了亚洲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艘高悬于空中的“月亮船”,屋顶上还栽种一圈枣椰树,营造出一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这就是网上热荐的沙特阿拉伯馆,不仅是本届世博会投资最大(14亿人民币)的展馆,还拥有世界最大的IMAX屏,极限震撼。可当我在门口听到一位刚从馆里出来的小帅哥说他排了整整六个小时队,被人群拥着不能停留,只看了十分钟就出来的经历后,立马断了进馆的念头。


沙特馆前就是印度馆,同样人头涌涌。

别具一格的网格状外形和简洁的现代元素是土库曼斯坦馆的特色。

馆内突出展示了土库曼斯坦历史悠久的游牧文化以及精湛的地毯制作工艺。

从阿联酋馆看土库曼斯坦馆

三座高达20米、连绵交织、大小不同的“沙丘”组成的阿联酋馆,分别代表古代、现代和未来。它的设计灵感源于富有传奇色彩的沙漠中陡然起伏的沙丘,体现出阿联酋不断变换和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与城市风貌。

看一下细节

阿拉伯帅哥

有钱啊,头巾都是名牌

这叫什么?棍子舞?

摩洛哥是唯一以自建馆形式参展的非洲国家,奇怪的是怎么会建在亚洲区?摩洛哥馆以方形为主基调的平面和空间设计,用一种对称性的和谐,来体现稳定、平衡、匀称。

卡塔尔馆,混凝土外墙上布满了卡塔尔特色的艺术图案,让人想起卡塔尔的标志性建筑——巴尔赞塔。该塔曾是太阴历的观测平台,也是采珠人和渔民归来的信号塔,代表了卡塔尔人的辉煌记忆。


再走过一条高科西路,首先看到的是红色的黎巴嫩馆。

伊朗馆以水、土、光和色彩为主要设计元素,体现了伊斯兰传统建筑的特色,展现出伊朗辉煌的古代艺术和当代的丰富多彩。


朝鲜馆,里面还真没什么可看的。


乌兹别克斯坦馆的外观采用波浪形镜面结构,通过光影变化呈现不同的色彩。

看一下墙体的细节

展馆内部

精美的水晶制品

可爱的小玩意

哈萨克斯坦馆采用张拉膜的材料及玻璃幕墙,体现出哈萨克斯坦现代建筑的特点。

越南馆是用竹子搭建而成的,波浪形的竹子外墙使人联想起蜿蜒的河流,既美观大方,又能有效减少太阳光多余的热量。

馆内采用竹子进行装饰,使人仿佛置身于竹屋,与自然和谐相处。


左:世博越南馆印章
右:越南VISA

与普通建筑物不同,韩国馆外立面以立体化的韩文和五彩像素画来装饰。

由于使用韩文字母构筑,韩国馆的底层绝大部分为开放空间,也就是说没有门,但排队等待进馆的人群方阵依然相当壮观。

其实当你绕到韩国馆的侧面,从在通往餐厅的楼梯走上去,你会发现在三层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观景台,从这里可以看到黄浦江的景致和对岸浦西园区的通用馆和电信馆。奇怪的是这个观景台却没什么人光顾。

韩国馆窗外的世博文化中心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