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柏林的市中心,临近勃兰登堡门和联邦国会大厦,有一片令人震惊的“墓地”。这是一片由2711块高矮不一的混凝土碑柱组成的纪念碑林,面积有三四个球场大,远观尤如一片迷宫。这就是为纪念受纳粹迫害而死难的犹太人而修建的“大屠杀纪念碑林”。
在这一片混凝土碑柱构成的碑林中,狭窄、交错的甬道,四处都是入口,四处都是出口;高耸、低矮的碑柱,有的竖立,有的横卧,如墓碑般横成排纵成队矗立在那里,碑柱上没有图形,也没有铭文,只有单调的深灰色,如同一片深灰的海洋,高高低低的碑柱挤压着走入者的身体和感官,给人一种淹没在无底深渊中的感觉。
这座纪念碑林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以及后来都一直争议不断,反对声音很多。人们认为纪念碑林规模太大,太表面化,太抽象。纪念碑的设计者身为犹太人后裔的美国建筑师彼得•艾斯曼说,设计这座纪念碑林的目的就是,当人们置身于这片迷宫式的“水泥丛林”时会感到孤独,要在其中找寻出路。这也是设计师追求的一种效果:让走入者在艰难的氛围中体会犹太人流离失所、无所依存、遭受杀戮的苦难。
这2711块深灰色的碑柱,静静的躺在德国的首都,柏林的胸膛上,悼念着德国当年暴行的受害者,600万被屠杀的犹太人。在这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位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毫不掩饰地坦白自己的历史罪行,专门建立一座庞大的碑林将自己最黑暗的历史一页展示给世人,这需要多大的忏悔决心和道德勇气啊。“大屠杀纪念碑林”让我们看到了德国人的勇敢和磊落,柏林这座城市的襟怀和良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