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捷克之后我们驱车来到了波兰。在此之前我对波兰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只知道那是肖邦的故乡以及历史课本中记载的华沙起义。就这一点儿可怜的了解对我来说也是早已久违了,肖邦的夜曲和玛祖卡舞曲和我的历史课本一起被遗忘在记忆的某个角落……其实当初老爸老妈在拟定这次旅行时也曾对去不去波兰有过犹豫,毕竟从布拉格到波兰的克拉科夫比去邻近的奥地利维也纳或直接去德国柏林要遥远许多,但最终他们还是决定去波兰走走,而这一走就是一千三百多公里,游览了克拉科夫、华沙和波兹南三个城市。
都说欧洲的八月是最适合旅行的日子,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我们选择了一年中最好的日子来看风景。经过五百多公里的长途奔波,刚一踏上波兰的土地,迎接我们的却是一场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凄风冷雨。

在波兰的城市中,克拉科夫或许并不如首都华沙那么出名,但却是波兰最有文化底蕴的一座城市。旅行资料上是这样介绍这座波兰的南部城市的:克拉科夫全称克拉科夫皇家首都,是小波兰省的首府。这里是波兰历史上重要的古都,有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广场,古老的大学,以及王室遗留的城堡。
克拉科夫7世纪建城,11世纪成了波兰的首都。一个又一个意气风发的国王在这里建造一座又一座华美的教堂和城堡,国王的就位和葬礼都是在这个城市举行。14至16世纪全盛时期,克拉科夫也曾与布拉格和维也纳三足鼎立,是中欧三大文化中心之一。18世纪,当时的统治王朝迁都华沙,这座风光了将近700年的城市就这样被人淡忘了。而后波兰经历几番迁都易主与战火洗礼,几乎所有的城市都让德军毁了,只有克拉科夫幸免。战争结束后,尊重古迹的波兰人一直坚持新旧城完全分开建设。于是在维斯瓦河的源头孕育了这座旧城整体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克拉科夫。
细密的小雨、朦胧的街景、翠绿的树林,衬托着美丽的维斯瓦河愈加迷人。伴着眼前静静流淌的河水,一个遥远而美丽的故事在老爸和老妈的轻声细语中娓娓道来……原来他们的相识、相恋缘于一首描写维斯瓦河上的桥的歌曲啊……
维斯瓦河畔的克拉科夫



瓦维尔城堡坐落在维斯瓦河畔石灰岩的山岗上,是波兰最古老的宫殿之一。波兰人民数千年的历史都深深地铭刻在这座城堡的城墙、塔楼、拱顶、瓷砖教堂。瓦维尔是每个波兰人都极为珍视的圣地。
今天的瓦维尔是学者和旅游者的胜地。瓦维尔无价的艺术宝库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积淀使这座宫廷古堡成为独一无二的博物馆。在城堡内的主教堂里,陈列着历代波兰国王、克拉科夫主教的古棺。波兰许多著名历史人物的灵柩也葬在这里,其中包括世界闻名的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斯沃瓦茨基、民族英雄科希秋什科以及毕苏茨基等人。




皇家教堂


雅盖隆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美丽的校园里传出了600多年的琅琅读书声,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和已故教皇约翰·保罗二世都曾是这里的学生。


校园里的女生

古城中的教堂在晚上经常会举办音乐会

被誉为“城市心脏”的中心广场是全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广场,广场中心是一栋建于16世纪的建筑,波兰名字叫sukiennice,大概是纺织会馆的意思,这是欧洲最古老的购物商场之一,已经营业了将近700年。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共分两层,楼上是画廊,展出了19世纪波兰画家的作品,底层则是手工艺品市场,贩卖着波兰设计和制造。广场南边有哥特式风格的圣玛丽教堂,每个整点的时候,会有人在教堂的尖顶上吹响了号角,雄浑而悲壮。传说蒙古入侵波兰的时候,勇敢的号手登上教堂的尖顶吹响号角向市民宣告蒙古军队进攻的消息,却被蒙古骑兵一箭射中心脏。为了纪念这名勇敢的号手,每个整点克拉科夫都会重温那个哀伤的时刻。

纺织会馆

圣玛丽教堂

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被雨水淋湿的石铺小径整洁清幽,中世纪的古老建筑厚重中透着朴实无华,历经岁月的沧桑洗礼,古城处处散发着优雅而宁静的气息,仿佛时光停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