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不同的国家和城市,例牌好戏是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在越南,每天我的任务就是抱着一本LP满大街寻觅好吃的,不管是餐馆、大排档或街边小摊,只要是当地人多,我们就一头扎进去,不懂越南文不会点菜,没关系,照着隔壁桌的菜,有中意的就让伙计上盘一摸一样的,然后学着他们蘸蘸这个酱、点点那个调料,口中五味杂陈,惊喜交加。
河内第一天的晚上,我俩按图索骥来到一家闻名的老店Cha Ca La
Vong,据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9年。简陋的外观,木窗和木楼梯,还有墙上挂着的那些老照片,更加衬托出这家老店历史的悠久。这里只提供一种食物Cha
Ca,即当地特色的咖喱鱼(9万盾/人,不包括饮品)。餐馆里座无虚席,每桌都有一个小碳炉,一锅由厨师事先做好的咖喱鱼,一小筐青葱、欧芹等蔬菜和各种新鲜的香料,一盘雪白的米粉和大大小小好几种蘸料。先将小葱放到锅里和鱼稍煮一下,将米粉和各种新鲜的香料放在小碗里,加入烧好的咖喱鱼,吃的时候米粉浸入了鱼汤的香味,再拌入炸好的花生米,浇上一点酸酸甜甜的佐汁,别有一番风味。
越南美食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街头巷尾的地摊小吃,春卷、蔗虾、越南烤肉、猪肠粉卷、牛肉河粉等,都令人吮指回味。
越南盛产大米,一切用米加工的食物都做得格外出色。在拜寨时我们吃到了下龙最好的米粉,到了河内,米粉依然还是主角,几乎每个街头巷脚,都有米粉婆摆着小摊,一个炉头、几把桌椅,在浮沉滚动的骨头汤中,米粉香飘四野。
越南的肠粉,跟国内的做法和吃法不太一样,配料和蘸汁儿特别多。
春卷皮是用糯米做成,薄如蝉翼,洁白透明而有弹性,一口咬下去,嘴里充满了大米天然的气息,蘸以鱼露、酸醋、辣椒等佐料,则更惹味,酥脆不腻,十分可口。
大排档和地摊小吃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特色,不过要留意一下卫生状况,当然是眼不见为净了
街头地摊小吃
各式的水果捞(1万盾/杯)
由于越南曾被法国统治,处处留下法国文化的痕迹,随处可见的法式面包就是其中一景。法式面包烤得脆脆的,有点韧性,很有嚼头,用刀在面包上划一个口子,抹上黄油,填入青瓜、各式肉类或鸡蛋,再挤点辣椒酱和沙拉酱在里面,对于爱吃面包的我来很是喜欢。
受法国遗风影响,喝咖啡已成为越南人普遍的习惯,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之“滴嗒咖啡”的喝法。这是一种铝制的咖啡冲泡器,底部有个小洞,里面装上咖啡粉,冲入热水,浓烈的咖啡便流入下面加了冰块和半杯炼乳的玻璃杯中,喝起来口感绵长细腻浑厚。

越南人非常懂得休闲和放松,他们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在吃喝上,无论是在闹哄哄的摩托车声和热辣辣的太阳下的街边,还是在曲折悠长的小巷里幽暗的咖啡馆里,总会有不紧不慢、不慌不忙的当地人一边品着冰咖啡,喝着冰果汁,淡然宁静地消磨着长长的日子。
CAFE
NGHIA是一家河内本地人光顾的咖啡馆,是我们无意中发现的,它的门脸很小,乍一看黑乎乎的一点儿也不起眼,走进去却别有洞天。这里的冰茶、咖啡、鲜榨果汁、布丁样样好吃。虽然老板娘一句英语也讲不了,但并不仿碍我们之间的交流,在河内的几天里,每个下午的Happy
Hour 我们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以至于到最后老板娘觉得不送我们杯饮品都过意不去了。
其实旅行就是一种经历,无论它发生在何时何地,无论你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无论你觅到什么样的美食,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最重要的是懂得享受,享受旅行带来的乐趣,旅行并快乐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