佬沃的前世今生

这次的旅行纯属偶然,原本只想到某个海边过几天休闲的日子,无意间发现了菲律宾佬沃这个地方,有着五星级的酒店;私家海滩;自由的行程加上异国情调,正合我们的心意。
记忆中的菲律宾是每次舅舅带回来的,他亲手做的青芒果和似乎永远吃不完的芒果干;那是我外公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一个和我们家有着千丝万缕关系,但我却从来没有去过的一个岛国。耳熟能详的是马尼拉和宿务等地名,至于佬沃在哪儿我还真不知道。带着一头雾水上网查了查资料才明白原来佬沃的正式叫法是拉瓦格,菲律宾吕宋岛西北方的临海小城,也是北伊罗柯斯省的省会,离马尼拉约487公里。搞清楚了方位,立刻收拾行装,带齐护照签证,出发!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在拉瓦格机场。这是个弥漫着浓浓热带气息的小机场,红砖、红瓦加上深棕色的木构架的建筑物,既小巧又简约。窄窄的移民局里坐着一位皮肤黝黑的官员,连制服都没穿。我刚递上护照,柜台前倚着的另一位花衬衣忽然用不太标准的粤语对我说:“酒店有人来接你们,就在外面。”呵,厉害啊,这粤语走到哪儿都能听到。
坐上酒店的车,穿过一片有着墨西哥风情的荒凉的土地,十几分钟后就到了这个有度假圣地之称的佬沃海景假日酒店,一对穿着色彩斑斓服饰的小乐队已经唱着歌在门口恭候我们了。


充满小镇气息的拉瓦格是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的故乡,路的两边散落着一栋栋色彩艳丽的两三层的小楼,四周是翠绿的原野、碧蓝的大海,还有教堂、钟塔等西班牙式的建筑,充满了欧洲古典情调。
拉瓦格最著名的景点就是有着400年历史的抱威教堂了,这是一座典型的西班牙教堂,形状像金字塔,却没有地基,它是当地居民的精神支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年代久远,教堂的外墙有些剥落,露出里面的红砖,墙体上长着厚厚的青苔,蒙蒙细雨中更显得古朴凝重。


马科斯的行宫濒临美丽的抱威湖旁,这座欧式顶级建筑物,呈现出当时马科斯总统富甲天下的霸气,身处其中可感受到当时总统的奢华生活。这里还有一个18洞的抱威湖高尔夫球场,是昔日总统专用的高尔夫球场。除了湖光山色宜人之外,更是世界大满贯高手盖利普莱那设计的。二十年后,当我置身于行宫中看到的却是一派人去楼空的凄凉景象,斑驳的座椅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悠悠岁月……
马科斯纪念馆就建在马科斯出生的地方,他的水晶棺也安放在此,依然忠心耿耿守卫着他遗体的是昔日的侍卫长。如今除了游客还有不少菲律宾人前来吊唁,后来在和当地人的交谈中发现,他们对马科斯统治的时期还是很怀念的。

维干古镇的建筑充满殖民色彩,最著名的古董街两旁都是西班牙式的楼房,地上的每块石板都很古老。这里是禁止汽车驶入的,游览古镇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坐马车。这天游客稀少,我们坐上了一辆漂亮的马车,帅哥马夫既热情又憨厚,一路卖力的用他菲律宾式的英语解说,带我们游览了古教堂、钟塔、博物馆、古董街以及陶器厂等。



越是靠近热带的地方就越是浓墨重彩,菲律宾人无论是衣着还是房屋甚至是汽车,都是花团锦簇、大红大绿。拉瓦格的交通工具很有特色,带着浓厚的菲律宾风情。当地人喜欢改装汽车,无论是公共交通还是自己的私家车都装饰得非常花俏,车身涂满了花花绿绿的图案、还装了许多车灯、喇叭等招摇过市。我们在这儿逗留的几天里几乎将他们的各种交通工具都坐过了。他们的计程车也就是我们说的偏三轮,右边为摩托车,左边为乘客坐的跨斗,下雨时还会有遮雨蓬。行驶在乡镇间的长途大巴在我们看来早就该报废了,可这些车上的音响却很棒,再加上一路上乘客们的欢声笑语,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菲律宾人天生的乐观和与生俱来的音乐天分。尽管我看到了他们的贫穷,但他们不缺少文化,最可贵的是他们不自卑,他们的艺术天分将他们的乐观无限的放大,并用娱乐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人生的理解。


短短的四天一晃而过,就在我们已经动身前往机场的时候,一个逼近菲律宾的热带风暴又把我们多留了几天。或许是老天舍不得放我们走,于是我们继续着每天看风、看雨、看海、发呆的日子,然后就是吃吃喝喝,到处溜达……
我们住的这家酒店是当年马科斯在位时送给女儿的结婚礼物,占地上千亩。整座酒店弥漫着浓郁的西班牙风情,所有的建筑只有两层高,不同功能的建筑相对独立,彼此之间有走廊相连。红色的房子背山面海,每个房间都有一个独立的露台。最令人难忘的是酒店的一个延绵几公里长的私家海滩,这里大海一望无际,海岸绵长、海天相连,异常辽阔。每天傍晚我们都在这里流连忘返,几天内历经了风和日丽、彩霞满天以及台风时的狂风暴雨、遍地狼藉的变换。




台风过后,一切趋于平静,当飞机重新飞离拉瓦格的夜空时,我透过舷窗对着一望无尽的菲律宾的海岸线挥一挥衣袖,将这里的阳光、沙滩、笑容、美食,还有海的蓝、天的蓝,深深的刻在了心里,成为菲律宾之旅中最深的记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