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山景区中华历史文化园

(2011-05-31 11:34:43)
标签:

黄帝

中国

元朝

中华历史文化园

中华文明

山东龙口海景房

烟台龙口

文化

分类: 南山旅游

南山景区中华历史文化园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以历史文化为经、吉祥文化为纬,起于远古,止于清朝,按朝代顺序建造的大型主题景区,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园内以不同历史时期、风格的中国主要朝代建筑群为载体,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与实物展示,生动展现了上下五千年中华历史的大势大略、重要文物,重大事件和代表人物,并按照旅游活动的要求,将历史文化、吉祥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市井文化等融为一体,全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宛如一部鲜活的中国通史,是炎黄子孙领略历史演进,汇集风云人物,感悟中华文明的必由之地。园内的南山大玉佛殿由玉佛大殿、药师坛城、舍利殿组成,玉佛殿内供奉的缅甸玉药师如来,像高13.66米,重达660余吨。为目前国内最大、最高的玉佛造像,大玉佛周围供奉不同颜色的药师六如来像,与大玉佛共同构成药师经法上称的药师七佛。园内还建有热带雨林植物园、农博园、石窟、观音洞及观光索道缆车等。2003年7月,园区被命名为“中学历史教学实景基地” 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远古馆

远古时期又称史前时期、石器时代,时间从大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这一时期,包括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阶段,是中华文明曙光之初起。
远古馆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考古发现、科学艺术和游人参与性活动巧妙结合,重点突出反映远古时代的石文化精蕴。远古馆与夏、商、周馆为一整体洞穴式山体建筑,外观状如巨形山体。诸馆呈山涧窑洞式分布其中,整体建筑风貌古朴、原始。

黄帝陵

祭拜黄帝陵,心中升腾出炎黄子孙之豪情,黄帝圣德威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仪态强悍,似闻杀声犹在,若见炎黄盟誓 ……

黄帝,中华民族的始祖,长于姬水,居住在轩辕之丘。三皇五帝之一,史传黄帝有兴文字、造屋宇、制舟车、养蚕织丝、作甲子、造律吕、穿井作弓、算数、医药等各种创造发明。因此,黄帝早在远古时就成为本族保护神,长期为人们所崇拜,被称为“人文初祖”。

夏王朝

(公元前21世纪——16世纪)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从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至夏桀亡夏止,共传13世、16王,统治时间约500年。

禹,姒姓,夏后氏部落联盟的首领,因治水成功而被舜选为继承人。大禹治水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对后世影响极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打破禅让制代之以子承父位的王位世袭制,建立起以国王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确立了家天下的制度。

夏王朝馆依据夏史脉络,选建了九五大门、九州山庄、三过家门、鸟欢鱼乐、十二生肖、雨帘亭、二里头遗址、禹造九鼎等八大部分。同时还结合历史、传说、科学、艺术,突出反映了夏禹时代的水文化的深远影响。

(公元前21世纪——11世纪) 商王朝,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古代文明,并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商,至公元前11世纪,共传17世、31王,统治历时约600年。

汤,又称成汤、武汤、天乙,原为商部落领袖,后与桀大战于鸣条,灭夏,建立商朝。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以宽治民”的政策,后经盘庚迁殷,武丁中兴,国家不断强化,经济与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商朝走向了最强盛的时期。到纣王,享乐淫逸,滥施酷刑,残忍自大,商朝最终灭亡。

商王朝馆依据商朝发展脉络,选择性地建造母子铜像、四羊方尊、三星堆神树、古铜贝等,展示了编钟、石馨等中国传统的“八音”乐器。馆内通过文字、图片和大量实物突出表现了商王朝的甲骨文文化与青铜文化。

周王朝

(公元前11世纪 -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以礼乐文化典章制度称著于世。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周,至周幽王被杀,历时约275年,共传11世12王。因在东周都城洛邑以西,史称西周。西周初期,经武王灭商,周公摄政,平乱东征,分封诸候,营建洛邑,制礼作乐,奠定了周王朝几百年大业的基础,并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成康之治”的太平盛世,故孔子曾盛赞西周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西周馆突出表现西周王朝的易礼文化,建造了九宫、易经、易传、太极八卦五行柱等。另建有西周车马坑、周公测景台、周公辅成王、西周战车等展区,并展示西周铜器、玉器等大量文物,以体现西周的礼乐文明。

春秋园

(公元前770年 - 公元前221年)
春秋时期属于东周时期的前期,后期称为战国。春秋战国时期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止。春秋前期,周朝衰微,战乱频起,齐恒公和晋文公尊王攘夷,创兴霸业。春秋后期,烽烟狼起,晋秦和晋楚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近百年,后又出现吴越争霸的局面。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变法图强,相互兼并,以秦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最后统一中国。兼并过程中,奴隶制开始瓦解,封建制确立。

春秋园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建造了孔子殿、儒家博览馆、老子殿、道家博览馆、孙子殿、管子殿、游廊等,并通过文字、图片、文物相结合反映春秋时期的历史,突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文化、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园中所铸老子、孔子金铜像高达6米,为全国之最。

两晋南北朝

(公元265年 - 公元439年)
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魏政权,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318年,司马睿称帝,建立东晋。东、西晋共15帝,历时156年。

两晋馆是为了介绍、展示西晋、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历史文化而建造。

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1年)以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39)算起,至杨坚建隋代周(581)为止。有北魏(386—534)、东魏(534—550)、西魏(535—556)、北齐(550—557)、北周(557—581)5个王朝,历时142年。

北朝大殿是为了介绍、展示北朝历史文化而建造的。 南朝(公元420—公元589年)

420,刘裕代晋称帝,国号宋。在位期间,实行土断法,抑制豪强兼并;减轻赋税,放免奴嫔兵士,又裁减州、郡、县、加强中央集权。后于479年为齐所代,历8帝,60年。

南朝是江南经济发展时期,也是门阀士族兴盛时期,后士族腐朽,寒人开始崛起。南朝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十分显著。

南朝大殿为展示中国历史上南方与北方对峙而立的宋、齐、梁、陈的历史文化而建造。

隋朝

(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公元518年,北周贵族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全国。618年,李渊称帝建唐,隋亡,只经历3 帝,共38年。杨坚在位期间,确立三省六部制,将地方行政机构由三级简化为两级,地方官由中央任免,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取分科举人法,改革府兵制,实行兵农合一。制订《开皇律》,废除一些酷法。推行均田制,扩大垦田面积,搜查隐漏农户。重视仓禀的建置及漕路的开通。统治后期,国家富足强盛,但用法严峻,过于杀戮。至隋炀帝统治时期,大兴土木,巡游江都,穷兵黩武,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隋灭亡。

隋朝大殿为介绍、展示隋朝历史文化而建造。此殿设计为特殊的三层塔式建筑,其中分设经济政治馆、战争专题馆、艺术服饰文化馆、佛教文化馆和皇帝生活情景馆。

唐朝

(公元618年 - 公元907年)
李渊于公元618年推翻隋朝政权建立的李唐政权,至907年,朱温逼迫唐末帝禅位止,共20帝,历290年。
唐朝注重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的开明,进一步完善科举制,推行均田制,实现租庸调法,奖励垦荒,劝课农桑,实行府兵制,文学和科技发展迅速,与邻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曾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使唐朝走向衰落。唐末爆发的农民起义,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依据唐朝历史建造的大明宫、勤政馆、崇道馆、三彩堂、艺文堂、和亲馆、仕女馆通过大量文字、图片、文物以及供游人亲身参与的活动等内容,介绍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历史发展脉络,重点突出唐皇宫的富丽堂皇及宗教民族关系、仕女风韵、唐三彩和诗画艺术等内容。

宋朝
(公元960元—公元1279年)

赵匡胤于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后夺得政权,建立了北宋王朝,至1279年被元朝所代替,共320年,历18帝。以1127年金人俘徽、钦二帝北去为界,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依据两宋的历史建造了两宋大殿忠武祠、包公祠、四大发明馆。为反映两宋时期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国家而建造了辽金西夏馆的几大部分,通过大量文字、图片、文物及参与性活动等形式,介绍两宋及辽金西夏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历史的发展脉络,重点突出两宋时包拯光明正大形象,以及岳飞、文天祥等英雄的精忠报国的精神。

元朝

(公元1279—公元1368年)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治政权。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诸部建立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1260年,忽必烈却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至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政权止,以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起,历15帝,共163年。

铁木真建立蒙古国后,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中央政权机构以中书省(有时设有尚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务,军事与监察。农业得到恢复,注意兴建水利,手工业有新的成就,科学文化具有多元性和融洽性,天文学、数学的成就居世界前列,出现新的文学形式—“元曲”,绘画和书法具有很高水平。由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后被朱元璋所灭。
依据元朝的历史建造了蒙古包式的元朝大殿及配殿,通过了大量文字、图片、文物及参与性活动等内容,介绍了元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历史内容,重点突出元朝时期的蒙古风情及元曲、绘画、艺术等内容。

明朝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在南就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至1644年灭亡,历16帝共277年。

明朝建立后,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对前期制度革故鼎新,强化中央集权。奖励农耕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使社会经济在洪武年间达到历史高峰,纺织、制瓷、冶金手工业有了新的提高,科学、文学、绘画、工艺都得到了空前发展。15世纪初,郑和七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代后期,宦官当权,吏治腐败,土地兼并,直至1644年,李自成领导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
依据明朝的历史建造的奉天殿、华盖殿、茶文化馆、酒文化馆、郑和馆、戚继光馆通过大量文字、图片、文物及参与性活动等形式介绍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历史发展脉络,重点突出明代家俱、中国茶文化、酒文化。

清朝


(公元1644—公元1912年)
清朝是以满族为核心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努尔哈赤征服建州各部建了后金政权。1644年,清兵入主中原(1636年改国号为清),开始了大清朝的统治,至1912年,溥仪退位,计286年,历10帝。清朝前期,统治者善于总结历朝历代的统治经验,采取了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措施,从而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逐步达到鼎盛。乾隆时期达到强盛的顶峰,也是其衰落的起点。在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方面与西方各国拉大了距离。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统治阶级内部曾先后出现多次自救运动,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苟延残喘的清政府最终于1911年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所推翻。

依据清朝的历史建造的乾清宫和两个配殿通过大量文字、图片、文物及参与性活动等形式,介绍清朝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历史发展脉络,重点突出清朝的发展史和屈辱史。

秦王宫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至公元前206年灭亡,历时 15年。共经二帝。秦王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结束了东周以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自称“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秦王朝废封建县,统一了法律,度量衡,货币,“三同“政策:“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奠定了统治基础。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为中国做出了众多开创性的贡献。后因纪征暴敛,专制独裁,严刑峻法。秦朝通知为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亲王宫,采用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了秦王朝的历史发展脉络和重大历史事件,并陈列了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铜车马等大量文物。

西汉东汉三国

与苏武牧羊,送昭君出塞。随张骞又出使,更读一部《史记》宏论千秋,听说唱俑高诵《长歌行》,低吟《陌上桑》,君不见孔雀御风东南飞。阅正史明志晓理,读野史撼心动魄。举金樽,邀明月,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政权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事业都取得高度发展,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个盛世,在许多领域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三国(公元220—公元280年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争霸,最后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起,到280年吴亡止,共历61年 。三国鼎立是唯一的一次历史存在,三国各主用人有道,是智慧大放光彩的时期,故三国历史最为人民所喜闻乐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