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法罕(上) 看的全是世界遗产

标签:
伊玛目广场阿里·伊斯法汉尼清真寺 |
分类: 伊朗之行 |
这座伊朗的第三大城市,有着世界第二大的广场:
广场南侧的伊玛目清真寺的宏伟,要归功于当年的设计师阿里·伊斯法汉尼,他既要满足伊玛目广场整体的矩形结构,又要让清真寺的入口朝向麦加,还要完成阿巴斯壮美宏大的规模,精细的装饰以及不可能完成的工期。
主殿的穹顶有繁复的花朵和几何图案,装饰的密不透风。穹顶下正中央的方石砖,是伊玛目传教的地方,站在这里发声,四壁会有回音。细观这座清真寺,可以看到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镶嵌装饰艺术,是伊斯兰教的杰作。
这座建于1602年至1619年的清真寺,被伊朗人誉为世界上最漂亮的清真寺,它没有宣礼塔,也没有庭院,建筑规模也不大。而阿巴斯聘用当时最好的建筑师,用最好的建筑材料,所有从入口到大厅的颜色,图案都是精挑细选,尽管表面低调,但极为奢华。有供后宫从对面阿里卡普宫过来祈祷的暗道,隐秘难寻。
大殿的穹顶用了地球的颜色:土黄色。墙面则有包括天空蓝在内的多种颜色的装饰图案。顶部的格窗能将阳光有选择性的透进来,让穹顶甩出飘亮的孔雀尾,惟妙惟肖光影的交替,也造就了大殿不同时间的神秘感。
在三层的正殿,我们看到许多欧洲风格的绘画,画面有些斑驳,两个玩着中国华为手机的管理员说这些都是在霍梅尼大革命中保留下来的原作,很珍贵。
这个由18根木柱支持的露台正在维修,其一角有一处正在翻修的水池,据说是当代后宫嫔妃们的戏水池。
阿巴斯大帝当年知道对新首都伊斯法罕的建设离不开能工巧匠,他也知道在他统治下的亚美尼亚人天资聪颖,因此阿巴斯共摞走近4万亚美尼亚到伊斯法罕来,帮助建设新首都,而亚美尼亚人信奉基督教,于是开明的阿巴斯,像允许犹太教、拜火教与伊斯兰教和平共处一样,允许亚美尼亚人在伊斯法罕建基督教堂。旺克大教堂,就是亚美尼亚人在伊斯法罕的精神寄托。
进入教堂大殿,祭坛、穹顶和四周的墙壁,画满圣经故事,画面鲜艳、生动,耶稣传道的一段段故事,历历在目。那一副“天堂、人间、地狱”的大幅作品最令人震撼,将人性的贪婪和恐惧描绘的淋漓尽致。
在这个世界上,亚美尼亚人是个优秀的民族,非常勤劳、智慧,好比中亚地区的犹太人。
从这个博物馆,可以看到,亚美尼亚人在各领域所取得的部分成就。比如亚美尼亚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发明的印刷机,亚美尼亚人的绘画艺术,他们独特的民族服装,以及精美的瓷板绘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