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2016-02-04 10:15:40)
标签:

古勒斯坦宫

萨法维王朝

伊朗

中伊

自由塔

分类: 伊朗之行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我们走在通往古勒斯坦宫的路上,两旁全是政府机关,严禁拍照
 

      德黑兰做为伊朗的首都,昔日分王公贵族的生活和贫民的生活。要看近一两百年伊朗的皇家生活,要去参观古勒斯坦宫,它始建于萨法维王朝,后成为恺加王朝的王宫,世界文化遗产。

 

      古勒斯坦宫附近有许多当今的伊朗重要行政机关,交通管制,警察密布,我们步行前往,被告之不可对着周围大楼拍照。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大理石王座
 

      冬日的王宫显得萧条,游人不多,恺加王朝的国王们加冕,检阅时坐的大理石王座,就在户外带顶的高台上摆放,落满尘土,显得那样普通。其实,这个王座可是早在1800年用从亚兹德运来的65块大大小小的大理石,由当年的能工巧匠打造而成,并在巴列维登基时大出风头。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萨法维王朝的国徽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宫墙的装饰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西欧风格的裸体彩绘
 

      实际上,伊朗的艺术家是很有品味的,他们不仅可以用大理石完成作品,同时在绘画、建筑、木雕等方面造诣非凡。石膏、瓷砖、玻璃、地板,全可以做为创作的舞台,这在古勒斯坦宫随处可见。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伊朗民乐

      古勒斯坦宫实际上是个建筑群,萨法维王朝和恺加王朝的国王们都不断地,根据自己的喜欢,加建宫殿。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宫廷一侧的建筑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墙面的瓷板彩绘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部分团员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中国老头和伊朗情侣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观景大殿
 

      位于建筑群中央的观景大殿,据说它是当年德黑兰的最高建筑。它有着宽敞的露台,后宫的嫔妃们可以在此观赏城市的风景。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国宾馆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镜厅
 
      Emarat-e Badgir宫,被认为是古勒斯坦宫第二幢建筑,始建于1807年,这幢宫殿由伊朗著名建筑师设计,夏天非常凉爽,因此又被称为“捕捉风的建筑”。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波斯艺术和西洋艺术的完美结合

 

      其内一个小厅,完全用镜面装饰,流光溢彩。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模仿西欧的油画拙作
   

恺加王朝时期的国王纳赛尔·丁,曾在西欧国家游历,对欧洲绘画艺术情有独钟,因此在他执政时,宫殿的装饰风格倾向西方的绘画,这在保守的伊斯兰世界很令人惊讶。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中伊友谊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全体团队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德黑兰的街头人群

观看了伊朗皇家的生活,还了解了伊朗百姓的生活。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这家餐厅有七十年的历史

我们的午餐,选了一家有七十年历史的老字号。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拿号等座
 

      中午餐馆的生意就好得不得了,座无虚席,许多人在拿号等座。菜品无非是烤鸡串、羊肉串,但大家吃的兴高采烈。女性食客颇多,可以看出,她们出门前都精心打扮,看来无论是西方的制裁,还是宗教的禁锢,都挡不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座无虚席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德黑兰的堵车文明全球
 
      只有见过中国大都市的拥堵,才能忍受德黑兰像北京般的塞车。更何况游走于车流中无数的摩托车,造成诸多小的交通事故,导致行驶缓慢。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出租车是塞车的原因之一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大塞车中穿行的摩托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一家三口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违章扣的摩托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原美国使馆外墙

原美国使馆,成了反击帝国主义的宣传阵地,如今的使馆大楼也改为了博物馆。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美使馆变成了博物馆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大街上的人们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街头约会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著名的德黑兰大学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自由塔前的“老人家”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从自由塔眺望雪山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去使馆的路上也塞车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德黑兰北区的高档公寓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中国使馆内

伊朗之行(二)德黑兰的观光
到家了

      德黑兰的北区是高尚区,住在这一带的居民非富即贵。中国驻伊使馆,就在该区内,周围全是高档公寓和百货商场。一进入使馆区的大院,我们都感觉:到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