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活着因为你有同类

(2017-07-09 23:49:16)
分类: 平淡岁月

你活着因为你有同类

/素心

 

你活着,因为你有同类。

 

多年前,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雪小禅的书里,早已经忘了是哪本书了。但是,当时的感觉却仍然很清楚的记得,似醍醐灌顶,瞬间,被俘获。就因为这句话,仅仅因为一句话,只是仅仅因为这句话,我被文字击中了心扉。从此开始了与文字缠绵的路程,一直到今天,对文字的感觉,仍然如初见般悱恻。也许,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懂”了文字。因为懂得,所以更加感觉尤甚。我觉得,世间一个“懂”字,有时候,给人感觉,真的有一种贴心贴肺的温暖和一种通体透彻的明净感。

 

后来,成为当当特评的时候,再一次遇见了这句话,却是一本书名《你活着因为你有同类》,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女子刘索拉写的一本书。旋即下单,买来,大快朵颐的观看,爱不释手的反反复复的仔仔细细的阅读,喜欢的不得了。时至今日,已经过了太久的时间了,书中的内容大多已经不太记得了,但是,这个书名依旧记得很清楚,且深入骨髓的理解了这句话:你活着,因为你有同类。

 

也是因为阅读了那本书以后,学会了观察,知道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含义,也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很投缘,有些人话不投机半句多。更知道了,什么是气场,不是因为书里解释,而是学会了能用精准的语言能用确切的文字去解释更多的生活中的现象。这样的一种能准确描述心里想说的话,实在是让自己真真实实的兴奋。

 

也许,正是因为这本书,从而使我开始了对文字的依恋依赖和倚赖,与文字的兴趣和相恋也许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这个而开始的。

 

我知道刘索拉和洪晃,是极要好的两个女子。物以类聚嘛,她们两个,都是极其从聪明的女人,都爱谈天论地谈天说地,都可以将每个物品和感觉描述到极致。

 

你活着,是因为你有同类。

 

而今,再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雪小禅最新的书里,《如果春天去看一个人》。据说,书名来源于沈从文的一句话。我也因为这句话,灵感迸发,旋即写了一篇小文,这篇小文贴上博客,第二天就被推荐上了新浪首页。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还没收到新书。等我收到新书的时候,已是差不多一个月后的事情了。我也几乎忘了我写的文字是什么了,但是,这个书名《如果春天去看一个人》却给了我无限的遐想。而在这本让我充满想象的这本书里,我又看见了“同类”两个字,自然,又看见了“你活着,因为你有同类”。

 

是我与这句话有缘吗?

 

我知道一个人在世上和世界相处,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自己是明白的,几度的与这句话相逢,早已是人间烟火俱焚,不再是第一第二境界了,而是第三重境界了。而此刻的我,也早已与那时那刻的我,截然不同,生活也重新换了样,什么都不同,什么都已经物是人非了。不将就,不凑合,是我现在的人生态度。如果以前的生活太委屈,也已成过去式。不回首过去,不畏将来,未来的生活依旧很美好,我知道,只要我心怀美好,生活必定将更美好回馈于我,宇宙永远爱我,比我自己想象得要多得多得多得多。

 

《冈仁波齐》里,每一个人,都不是演员,却比演员都演得好,因为都是本色演出,都是演自己。台词也不多,都是一些日常的生活片段,遇到麻烦,没有人抱怨,大家都做自己想做的事儿,怀着不同的心愿,却做着同一件事情,齐心协力,没有勾心斗角,只有心往一处使。这个时候,因为神圣的愿望,所有的人都变成了同类。如此简单明了的电影,只能用“素朴”两个字来形容。人生的每一步路,都不会白走,这是后来别人的观影评价,我觉得,这是最到位最一阵见血的评价。有人说,日常生活才是一项最尊贵的工作,我想,绝了,如此玲珑通透之人,深谙生活之道道。

 

活着,是因为同类。反复默念这句话,心下了然于胸。是的,因为同类,所以要结交志气相投的朋友,少与气场不和的人搭界,多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少做一些无益自己也无利于他人的事。人生短暂,要把注意力多放在自己身上,内省永远比关注外在要重要得多。是从印度的佛经上知道了,心外一个世界,心内一个世界。由此,也明白了,向外看,要心怀梦想;向内看,要常会反省自我。如此,才会遇见一个更美好的自己,一个自己更喜欢的自己,难道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