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需要在歌声中飞翔
(2017-05-26 13:11:40)分类: 教学案例随笔感悟工作 |
文/素心
舞蹈是一门语言,一门肢体的语言;
朗诵是一门语言,一门声音的语言;
同理,歌声同样是一门语言,一门歌声的语言。
我不想用艺术两个字来形容,在艺术被泛滥化了的今天,我只想说,语言是一门艺术。而任何的艺术,其实都是一门语言,旨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让观众因为感同身受引起共鸣,从而在内心世界达成统一。
那么,处在青春期发育的孩子们,初中生们,如一朵含羞的花骨朵,那么的羞答答滴玫瑰静悄悄的开放,怎么办?如何让他们勇敢的在舞台上展示自己青春的风采?
每个班级,一个学期伊始,我总会强调,每个人每个学期都要有一次表演机会,要学会勇敢上台,不怕别人,亦不怕自己,把自己勇敢的展示在同学们面前。让自己经受台下众多目光的炙烤和磨练才能挖掘一个更好的自己。
敢于展示自己的同学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是半推半就的,属于那种在后面推一把没辙了也能硬着头皮上台表演的,还有一些少数的是很不愿意上台的。每个班级都有这种情况。鉴于这种状态,我有想过很多种方法,发现只有这个办法。都说鼓励是最好的办法,对于孩子来说,但其实,鼓励也是有前提条件的,不是无缘无故的,光是鼓励就行。在一定的基础上鼓励还行,平白无故,什么都不了解或者突然之间的鼓励,是根本不起作用的。
因为一开学就告诉每个班级每个同学,每个人都得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老师给同学们提供舞台,学生必须学会挖掘自己的潜力,让课代表督促,以一个人带动其他人的模式,可以跟着原唱唱歌,也可以唱伴奏带,就这样,几乎一个年级每个班的音乐课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且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势。很多害怕自己走音的学生,因为有同学相伴,因为可以跟着原唱,所以恐惧心平复了不少。也有很有底气的同学,一上来就是用伴奏带的,不过,这样的同学属于凤毛麟角,极少,大多数同学底气不足的,需要搭档。而我给他们的建议,就是你可以邀请任何搭档来陪伴你完成你的上台。
已经进行到第二个学期了,有了第一个学期同学们自己颤巍巍的表演的垫底,第二个学期的表演显然就老到了很多,也自信了很多。因为在和同伴的相互合作歌唱中,发现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因为这样的上课模式,于是,艺术节、出去的春游活动等等需要表演的节目就不费吹灰之力了,很多班级,上面需要报节目名字,他们简直是信手拈来,同学们几乎都是信心满满的对待自己报出去的节目。为了增加他们的信心,有些好的节目,我还拍了视频,选一些有必要的传给班主任。班主任在家长会的时候,放在PPT里,给所有的家长看,家长是最喜欢看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生活的样子,尤其是看到自己孩子信心满满又如此活跃在校园里,内心的愉悦不言而喻。我也是孩子妈,太了解这种心理了。除非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否则没有一个家长不会不想知道自己孩子在学校里是什么样子的,不过,几乎没有这种可能。
每个班主任,收到这样的小视频,都会感谢我,都很高兴自己班级的学生能有这样的良好表现。其实,这些都只是校园生活中很小的一个细节,但是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一次锻炼却是意义重大。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次生命的洗礼。对于我来说,也只是一个很平常的举动,但是对他们来说,却不平常。鲜有孩子能马虎对待,当然也有,大多数孩子还是很认真的完成自己教室里的小舞台表演。有些孩子,因为得到我的肯定和表扬,得到同学们的掌声,竟然爱上了表演唱。每每看到这里,我就会情不自禁的嘴角上扬。
让孩子亲近歌声,在歌声中飞翔,让歌声走进孩子的心里。我记得蒋勋老师说过,为什么我们都要学艺术,因为学艺术的人,内心没有功利心。我的解读却是,这样的人更容易从内心获得幸福,难道不是吗?
前一篇:一个人的价值当如此美好体现
后一篇:写在政治中考前夕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