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红楼梦第五辑里那些事之三关于孝顺的话题
(2015-08-17 08:19:30)
标签:
红楼梦杂谈 |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
文/飞舞
关于孝顺,其实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何为孝顺?如何具体诠释孝顺才能到位?
红楼梦里,贾赦贪心不足,看中母亲贾母身边的丫鬟鸳鸯,偏偏贾赦的老婆邢夫人愚蠢至极,只要丈夫贾赦想要的,她都尽力去帮他,也不看看这个丫鬟是在谁身边的。
贾母说:“我正要打发人和你老爷说去,他要什么人,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去,我只要这个丫头。但能留下她服侍我几年,就比他日夜服侍我尽了孝的一样。”贾母的意思,我这么大年纪了,也活不了几年了,如果能留下鸳鸯在服侍我几年,就等于他贾赦在尽孝。所以贾母心里很清楚,真正贴心的是什么。她要的不是钱,而是一个生活上体贴的东西,可以有人陪着她笑陪着她讲话就可以了。
这段话其实放在现今这个社会阶段也是适用的。君不见前段时间媒体上说,哪个哪个地方老人被发现死了,却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才被众人发现的;再前段时间,据说,有这个规定,要多久回去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我有一个同事,现在已经退休了,年轻的时候领养了一个女孩。她不懂得教育方法,宠的时候非常宠溺,恨的时候非常痛恨,导致这个女孩非常的叛逆。不仅如此,她把女孩亲生父母的电话压在吃饭的玻璃桌下面。青春叛逆期的时候,女孩就回去找自己的父母,结果发现老家太穷了,又回来了,还是上海舒服。可是,回到上海的她,已不再是往日的她。工作以后,她有了自己的家,就再也不回这个从小养她长大的家了。后来听说好像被工作单位规定,多少时候必须回去看一下父母。这个同事对着她自己的朋友说的时候,眼泪一把鼻涕一把,泣不成声,面对现状很是无奈。当然我是听说的,没有亲眼见过,但是因为她女儿以前在我们学校读过书,所以我多少也知道一点,她跟我也在一个办公室呆过,自然我也比较了解她的脾气习性,不敢恭维。教育方法的不得法,直接培养出了不会感恩的孩子,这错,在谁?根源又在谁?
昨天我在看书的时候,看见一旁的女儿正在焦头烂额的写作文,说是写一篇关于如何孝敬老人的文章。说焦头烂额,是因为不知如何下笔。不知如何下笔是因为平时缺乏训练。这个缺乏训练,一方面缺乏笔头的训练,另外还缺乏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怎可能期望平时不训练,到真正写文章的时候一下子就写得很好,这简直是太不可能的事情了。就好比,一个平常不训练跑步的人,你要期望她一下子达到一个怎样的速度,那是不现实的问题。不是吗?
回到孝顺的话题。我跟女儿将红楼梦里贾赦对母亲贾母的态度,虽不敢得罪贾母,却又耐不住自己的贪心,所以被母亲骂了。又联系到生活实际当中,我们自己亲眼所见的,媒体上播放的一些关于对待老人的具体事例,由此,我们又得出一个共识:那就是,孝顺,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见仁见智。
真好,看看书,还可以和她一起讨论讨论。孩子大了,有一点好处,就是,可以像大人一样的平等的和她交流思想。期待能有更多的交流,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