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乐合唱团重生跟踪记录2
(2015-03-30 10:49:47)分类: 平淡岁月 |
梵乐合唱团重生跟踪记录2
文/飞舞
满怀欣喜来到了排练的教室,那幢座落于玉佛寺之内离门口大约100米距离的那座白色小房子,里面都是一间又一间的教室。据说以前是个学校,后来归玉佛寺所有了,所有学佛的讲座和乐队排练,或者舞蹈队的排练几乎都在这幢楼里进行。每次走进这幢楼,还是在楼下,不经意的抬起头,我的视线总是很快的聚焦在我们所呆的三楼,只因为那里,太熟悉。太熟悉,也是因为有着太多的喜怒哀乐留在了那里。还算好,现在的状态,我很喜欢。能够唱歌,用歌声去演绎心里所想,用歌声去演绎生活,怎么说都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更何况,我们在这里唱歌还能接触佛法,要多少的修炼,才能得到佛法的恩赐啊!感恩。
闺蜜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几张照片,是去乡下时随手拍摄的一些田间的花花草草。我从小在乡下长大,自然对这样朴实的花草充满了一种与生俱来割舍不断的情感,于是留言:朴素的美,最是动人。这样的美,让我联想到我们的合唱团,犹如我们简简单单的唱歌,真实的,简单的,总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歌唱,是通往心灵最快的一种方式,文学和艺术都有这样的魔力。我们何其幸运,能够潜心专心的,在每个周日特定的时分,来一场与内心的自己相遇相约的浪漫。心怀感恩,对待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当下自然就会收获另一个盈盈感动的自己。
我们都在路上,都在不停的行走,都在不期然的与另一个自己相遇。既然是相遇,谁不希望遇到一个更让自己喜欢的自己?我是,别人也是,王老师更是。
这第二次的排练,王老师带来了一首新歌《海潮观世音》,是王老师自己谱的曲子。这是王老师继上周排练之后的某一个晚上,灵感大发一气呵成的作品。作品旋律委婉流畅,第一次随口清唱就有一种似曾相识感,但是又很清楚的知道,其实是很陌生的。也许,和一首歌的相遇,如同和人的相遇,或者和一座城市的相遇,也是需要讲究缘分的吧,呵呵!
爱惜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热爱生活。记得去年刚进合唱团,王老师也也写过几首曲子,但这仅限于上半年,后半年几乎就看不到王老师有新作品出来。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当一个人心情无限好,超级好的时候,就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在这样的状态下,自然也是灵感喷涌而出,目前王老师就是处在这种状态。当然,生性乐观淡定又豁达的他,不会轻易的被任何事情所左右,只是,灵感这个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我们都要爱惜自己,都要呵护好自己的心情,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好,也是最珍惜自己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我从王老师身上无限清晰的看到了这一点。
一个人若不喜欢自己,必然也不会讨人喜欢。一个爱惜自己的人,必定也是一个很珍惜一切的人。珍惜一切的相遇,包括人,包括动物,包括接触到的所有,甚至是一首歌。记得王老师说过,一张歌谱,其实是没有思想的,但是我们用心去歌唱了,这张歌谱,就成了活的了。我理解,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把歌曲,从平面演变成了立体面,而这样的立体面,因为我们的用心,就会让自己变得更好,从而使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好。有很多事情,无法详尽的用语言来描述清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许仍是我功力太浅的缘故,文字功底还不够厚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呵呵。
一个一个声部的视唱,反复唱谱,填歌词。伴奏滕老师用心弹奏,王老师用心聆听,纠正里面存在的错误,底下的我们用心歌唱,即便有时音会走,会不准,但是没关系,改正就是,再来一遍就是。一个排练时间,两个半小时,我们把这首新歌给拿了下来。虽然还是很粗糙,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王老师半风趣半幽默半担心的说:“照你们这个速度,我写歌怎么来得及呢?”一句话惹得我们都笑了,这个风趣的老爷子。
很好听,旋律实在太好听,越唱越喜欢,越喜欢越要唱。王老师在示范唱主旋律的时候,我在下面和女低声部。我要求换到女低声部,我想锻炼一下自己,我的中声区实力不够,再说,女低声部的视唱很能磨练人,自己给自己挑战,自己给自己不舒服,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呵呵。说到底,还是骨子里的自我作祟,我喜欢挑战,不喜欢安逸,喜欢遇到另一个自己,一个让我喜欢的自己。第一次唱旋律,就感觉有点《红楼梦》的味道,也许是我本身就喜欢这种委婉细腻的腔调,所以特别有感觉。
每个声部在模唱的时候,我也在下面轻声的唱。一堂课排练下来,基本上我都唱得很熟了。我也发现了女低声部的不易,一开始开头一句总是被女高声部带走,后来集中所有的注意力,终于将自己定格。一旦集中所有注意力,就不太容易受高声部的干扰,也能很快的抓住音准了。注意力这个东西,还真是奇妙,可以涣散,可以集中,却不太能把握它。真的能把握它,奇迹也就发生了,像王老师的灵感一来,一首歌就轻而易举的诞生了,呵呵!像我们大家一用心,一首新歌的雏形就很快的拿下来了。
但愿,每次排练都能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不一样的感受。用心歌唱,本就是一种上苍赐予的福分,能够如此集中注意力,更是一种上天的恩赐,让自己与灵魂相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