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笑怒骂皆成文
(2015-02-17 08:19:30)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
——《如何以傲娇的姿态面对人生》阅读心得
文/飞舞
业余码字者,文字比设计更靠谱。哈哈,非常理解这样的解说,也许是因为同样对文字极感兴趣的人,自然对这样的文字更感同身受。
多年前,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十几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钟书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回答:“我也一样!”
昨日,坐在我前面的同事,一个刚进来工作的小姑娘,2张翻开才到数字4的年龄,很有趣。只见她站起来对着我说:“你看,我桌上很干净吧,比之前整洁多了吧?”我看着她,嘴角上扬了一下,眼睛瞥了一下,轻轻吐出一句:“小臭美,那么乱,你看看我的桌。”彼时,我刚把桌子整理干净,书也刚被弄整齐,养眼得不得了,闻听她言,自然不屑一顾,因为瞥见她桌上还有乱七八糟好多东西,只是不见了成堆的作业和试卷。
她笑,姣好的容颜因为笑而可爱,也不屑,说:“切,多么生活化,有花有草,多好!”我笑她,立马接上:“还有你,对吧?”听我这样说,她乐了,和我一起傻笑。我告诉她:“拜托,这是办公室,不是你自己家,生活化,在家里,办公室要有办公室的样子,哼!”
其实,这是我刚刚在书上看到的,就是,不要把办公室装扮得像是很有生活气息的样子,办公就是办公的样子。我们这样的单位还可以,像一些外企的单位,前面不知后面的事,很可能转瞬之间就会叫你走人,所有曾经你为之自豪或者得意的那些办公桌上极具有生活气息的花花草草,或许都会成为你临走时最好的嘲笑。想想也是,极其有道理,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就该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做法,该怎么来就怎么来,该如何做就如何做。
记得朋友圈里最近一直在穿一条关于界限感的微信。大意是中国的父母为何很痛苦,因为界限感模糊,常把孩子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做了又怨孩子不会,也不动脑筋教会孩子或者监督孩子如何坚持,长久下来,小孩也不争气,自己又很累,还不知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烦恼郁闷暴躁得不得了,直觉生活一直跟自己过不去。其实所有问题的根源全来自于自身,是因为自己的界限感不明确,不明确哪些事是应该自己干的,哪些事是不应该自己干的,所以才会痛苦。那个办公室的例子,其实也是思维界限感的问题。
从办公室思维的界限感,连接到之前看到的这个父母和孩子的界限感的问题,还真是觉得,生活中,不管是看到的还是感受到的任何事情,其实真的是每一件事情的出现都是有道理的。这不,不就又联系起来了吗?感觉自己现在看问题想问题,很能够在看到时会连接到其他事情上,总能无意识的会看到什么,然后会想到什么,然后觉得,这世间万事万物真的就是相通的,所有我看到的想到的,或者是两件完全不搭界的事情,因为某个想法惊觉有异曲同工之处,然后又恍然大悟,看吧,很多事情不都是殊途同归嘛!
还是一个思考力的问题,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不仅挖掘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还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有时候觉得看什么书真的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在这些文字里我收获了些什么。感恩,这样的日子,充满内心的感悟。
浮华尘世,亮丽炫目,现实坚硬,破绽百出。一次次受伤,一次次心碎,但总有那些那么生活中细微的闪光点,让自己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心底不停的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