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平淡岁月 |
文/飞舞
问题产生情绪,情绪却解决不了问题。
我一定是有问题了,不然我不会在内心这么的失落。对自己的了解,使我明白,我的问题,除了自己,没人能帮。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有时狂躁有时温顺有时生气有时愉悦,且时常不按常理出牌。想着游泳很久了,一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实行。今天终于,拉着小女,在这个周日的中午让她陪我去游泳了。一个轮回完毕,回家,至此,心安。只是,这阴沉的天气,终是让我高兴不起来,不知道怎么了,我好像得罪我心里那个小孩了,那个一直潜伏在我心里的小恶魔。似乎总有这样的时刻,没办法和自己好好相处,亦无法和自己握手言和。”
昨夜22:11,微信圈里帖子一发,回帖多多。也许是我很少发这样低落的内容,所以,稍顷,便是一大堆的跟帖。也是,这样的关心总会让人心里有些许的温暖,至少在那一时刻。难道,我是缺关心了?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可是,我怎么了?一般的问题已经难不倒我,能让我如此神伤的,必然是我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难题。对的,难题,不仅仅是问题这么简单。我是如此了解自己,所以,知道根源在哪里。
女友莙是个善解人意之女子。她帮我解析:“情绪的我”那个3岁的小孩出现了,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爱他帮助他喜欢他,他的潜能会爆发出来,超出你的想象。
末了,她又回我:臣服,接受,面对。
我喜欢她温润的语言,入情入理,像一帖药,恰到好处,又直抵我心深处。
第二天,她又给我发来微信:“好了吗?那个小孩他在你的关照下静静地坐在那儿了吗?”
彼时,我刚安抚好内心那个小孩。那个内心的小孩,在我心里在我体内折腾了许久,从周六晚上开始,周日一整天,周一一上午,到中午时分,许是累了,所以他停歇了,安静了,也平稳了。彼刻,我也已经找到安抚他的方法了,一找到方法,也立马见效了。
某些时刻,人总是会和一个难堪的自己相处。文学家季羡林老先生就曾经说过,人有其他三种相处模式:第一,人和社会相处;第二,人和别人相处;第三,人和自己相处。三点之间,唯有第三种,和自己的相处最为艰难。心情好时还挺好相处,心情不好时,尤其难过。
其实心里是明白的,难过也是因为自己不够智慧。很多事情,只要够想,总会有办法解决,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问题是,我们要么在沟通中失败,要么就是直截了当的没有沟通,也就无从解决问题。最好的就是,面对面,进行良性的沟通。
也往往在这样的良性沟通中发现,原来,很多问题都是庸人自扰,都自以为是的站在自己的位置想着对方的问题。不是埋怨不是抱怨不是乞求,却是犯了同一个错误。心理学上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总是站在主观的位置上看着客观的世界。
所以,如此,就很好解释,有很多的相处的错误就是:彼此都站在主观的位置上看着并想着客观的世界,并以自己主观的臆测解释着这个客观的世界。这是沟通之大忌。貌似都为对方着想,其实不然,只徒然灼伤了各自,心甘情愿的让情绪来掌控并主宰了我们,这是很不可取的。
好在,相遇就是温暖彼此,只要有爱,就好,一切都好沟通。我又想起莙的话,很贴切。
感谢莙,感谢她的智慧引导,有这样的朋友真好!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