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中飞舞的女人
风中飞舞的女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056
  • 关注人气:29,1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藏行14第七天1——凌晨5点出发路遇惊险并受惊吓

(2014-09-12 08:19:30)
标签:

旅游

分类: 旅游札记与网络情缘

川藏行14第七天1——凌晨5点出发路遇惊险并受惊吓

文/飞舞

 

北京时间4:10,闹铃第一遍,《残酷的温柔》轻声而又深情的响起,执着不退却,反反复复低声吟唱。

 

北京时间4:20,闹铃第二遍,《你是我的眼》执着而又亮丽的童声响起。不能再赖床了,准备洗漱,敷面膜,整理行李箱。这几天感觉到高原的天气了,以无意识且迎面扑来的干燥迎接来藏的每一个人。

 

北京时间5:00,团队准时出发,17人,加上司机4人,一共21人。

 

天地间一片乌漆抹黑中,还是在下雨,且雨点不小,我们三辆车浩浩荡荡的出发了。除了车灯着照耀着的前方有一小段距离看得见之外,两旁迅速退却的一切景物似乎都很配合也很默契的保持着沉默。包括我们在漆黑之中,在天地融为一色之间解决一早起来因喝水过多引起的遗留问题,呵呵!

 

雨一直在下。突然路遇一段全是水的路,且不断成喷涌状态。司机胆大心细,减慢速度且坚定的估摸着前进,才几秒钟就驶过了那段因喷涌之水冒溢而不知深浅的路段。我们都在后座看得心寒,估计新驾驶员是断然不敢轻易开过去的。之所以起得这么早,据说今天要走的这个路段,是很堵的,因为路坏了。有时候去晚了可能要堵一天,一天都在车上。早的话,还有可能比较顺利,但也不能这么肯定。出门在外,一切就得看运气了,呵呵!

 

“啊——”几个人,包括后排的我一下子惊呼起来。前面那辆小车,突然之间减速,且差不多以停顿的姿态呈现在路当中。我们的车速很快,已是来不及刹车了,眼看就要撞上去了,看见路面情况的我和晓荣顿时失声“啊——”的叫了起来。

 

晓荣坐在副驾驶位置,看得比我还真切,我在后座还好一点。如果说晓荣的惊吓是因为她在右边怕车子摩擦而使她受损的话,那么我的惊吓失色则跟她完全相反。我是看到了我左侧路段的狭小几乎不容通过。如果驾驶员车技不灵,加上瞬间判断能力不足的话,我们一车人就全掉下悬崖去了。太吓人了,那一瞬间感觉我们的司机太棒了!虽然他长啥样好几天了我还没看清楚,哈哈!

 

心有余悸未消,拿两块饼干吃吃,压压惊。晓荣还在说,刚才真的太吓人了。司机看看她,笑笑说,别怕!看来司机经受考验已久,丝毫不为这样的突发情况所惊吓,倒是我们这些被惊吓的人,未免显得太矫情了,呵呵!

 

车在马路上七拐八拐,似乎拐过一道弯,天,就有点清亮了起来,呈现出一种薄荷一样的浅青色,暗暗的,但是能看清前面的路了。

 

很快,我们到了大桥,通麦大桥。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要早起避免堵车的真正的原因了。这座桥,每次只容许一辆车通行。所以,即便我们起得好早,也有别的车比我们更早。也还算好,车不多,我们还是很顺利的,马上就轮到了并通行。只是慨叹解放军叔叔太辛苦,雨天,漆黑中就得很早就开始穿着雨衣执行站立并监督了。

 

通麦大桥通过以后就是上坡路了,所有的车辆都缓慢通行,有时还得等一等,因为是上坡路嘛,怕溜车。这上坡路,有些路段又陡,且狭小,若是溜车,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大家都小心翼翼的行车。

 

大桥过后的山路很颠,据说要颠簸两小时。雨,还在下,水势湍急,刻不容缓,似乎都在争着向前,只不过有些盲目。据说我们刚才通过的大桥,去年桥断裂,有一辆车掉到江里,全玩完。还有过桥的那个转弯路段,去年泥石流冲下来,一辆路虎被冲了下去,车上有4个人。听听就可怕。不过我们的司机真的很棒,在山坡向上拐弯处还上前处理了一起两车不相让事情。好让我们的车能顺利通过,不然,在这个路段堵着,着实让人心烦。

 

天色大亮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帕隆蔵布江一旁艰险的山路上颠簸已久。水流的速度一直很快,目测估摸着要比车速快,大概有80码左右吧。因为山路的崎岖不平,我们自称我们的车辆是变形金刚加越野商务车的车速也快不了,估计不超过60码。为了验证一下我的估计是否正确,特地问了一下,结果惊讶的发现,没有码数,已经爆表了,哈哈。我只听说过天气雾霾指数爆表,不曾想,还真实际的见着了一次商务车的码数爆表,呵呵!颠簸的山路不停的折磨着我脆弱的肠胃神经,我感觉肚子又开始慢慢鼓了起来,而是,不能在天地之间解决这样的负累问题,只能忍着,呵呵!

 

在不断的颠簸中发消息,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当抖动异常,路遇大坑的时候,还要防止手机飞出去。有时候人不当心,都会被颠的从座位上跳起来,屁股会瞬间悬空于位置,再刹那间落下,着实的比过山车还刺激,因为过山车是几分钟的刺激,而我们的这个刺激,是以小时为单位的。每逢这样的时刻,我们后排,我和炉子的老婆总是,嘴巴里叽哩哇啦的,来缓解这样的突然“被动袭击”。很有趣,也很好玩。

                                                                                                        2014-08-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