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考进世界顶尖名校》心得

(2013-12-24 17:02:51)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文/飞舞

    我在这本书里学到很多的好东西,还有什么比自身的进步比自身的超越更让人高兴的?一个好的老师能够指点学生,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贵人;一本好书同样如此。

 

    学习只是一种技能,在当今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这可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无论在什么时候,这是个永恒话题。既然是技能,便有技巧。技巧掌握得好,便学得好。掌握技巧是一种能力。既然是能力,那就可以训练。有很多聪明的学生学习不好,都是因为没有很好的掌握技巧。如果掌握了技巧,没有持之以恒的去坚持,自然也是不行的。所以,除了技巧之外,还有决心和恒心,缺一不可。

 

    是的,书上说,学习如游泳,技巧比苦干更重要。这是一定的,所谓巧做和苦做,效率和花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我如获至宝,那是因为我有一个正在上初中预备班的女儿,而且我还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所以,这本书以及这本书里的所有方法对我和我的小女,以及我的学生而言,简直太棒了。上天待我不薄,心存感恩。在这样的心情下,很想把我的所得我的喜悦和别人一起分享,和有志于让孩子进步让自己进步的妈妈们共同享受。我把这样的喜悦称为享受。

 

技巧1有条不紊,让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每一门课都要配一个规范的笔记本和一个分类文件夹。把课堂笔记全部整理到笔记本上去,考试和写作文所需要的材料都要分门别类地放在文件夹里。考试的文件夹里应该装有旧试卷以及学习指导,论文文件夹要存放好你搜索的资料和草稿。此外,还需要一个管理文件夹用以整理什么时候交作业等通知信息。至于课堂上的所有纸质材料,要么整理分类到分类文件夹里,要么扔在垃圾桶里。

 

技巧2用“问题-论据-结论”学习法做笔记

    举几个做笔记的标准方法:

1、  不要仅仅把老师说的或者书本写的照抄下来。学会把信息转化成问题,再通过一系列论据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换言之,就是围绕原始材料,把问题和结论打包,从而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思想。

2、  在数学课上,把例题的难点记录下来,并写上解题思路。

3、  巧用索引卡强记事件的名称、日期等信息。

4、  如果你要记忆某一图解的所有标志,比如生物课上某种细胞的构成,请使用“填空法”。

5、  如果在课堂上或者阅读中对某个问题不甚理解,在你的笔记本上打上大大的问号,表明问题点。在接下来的48小时内,找到正确的答案来却带问号。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三个途径:重读课本的相关内容、问老师、利用谷歌等搜索相关答案。同一事件如果用不同途径去解决的,记忆便会尤为深刻。

 

技巧3用“灵活记忆法”进行复习

    最糟糕的学习方法就是,反复默读课本和笔记,所谓的“死记硬背式的复习”。很多人都采用这种方法,但是收效甚微。

   复习最快的就是“灵活记忆法”。这个需要你想象自己在课堂上演讲,大声地把相关信息解释清楚。如果你能用完整、精确的句子把一个概念解释清楚,就可以确保你已经完全学懂并且永远都不会忘记它。灵活记忆法是游戏规则中需要最多脑力的学习方法,但它却能让你以最少的时间掌握知识。

    文科类的方法可以采用“问题-论据-结论”的学习法来做笔记。大声复述你记忆的东西,用精确完整的句子把你回忆的东西大声说出来,否则就不算掌握了它。

    理科类的东西,需要把笔记本中的例题解题步骤和答案重新写出来。必须回忆起学习过的高层次解题思路,不要看笔记。可以想象自己在给无聊的学生讲题,假设做不到,只能说明记忆得太机械了。

 

 

技巧4花三天时间写作文

    写作文可以说是考试中最轻松的事。不用学习复杂的概念,不用死记硬背,也不用担心会遇到从未见过的难题,直到考试结束铃响前5分钟才发现自己根本就不会做。学生们讨厌写作文的原因不是他们已经很努力了,而是他们应付作文的方法很愚蠢。

    如果你想毫无压力地写出一篇好文章,请花三天时间:

    第一天用来收集资料,翻翻小说或者笔记,决定一下你想要写什么主题,可以的话列一个提纲,什么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包含写作思路。

    第二天用来写作,利用前一天写好的提纲,快速写,一气呵成,不用考虑前后顺序和逻辑,完成草稿就停笔。

    第三天,编辑和修改作文。

建议,即便文章很短,都要分步进行,哪怕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2013-11-21  14:29: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