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读《最美,艺术课》之二

(2013-10-30 08:19:30)
标签:

育儿

校园

分类: 教学案例随笔感悟工作

——《艺术好课“磨”出来》赏析

文/飞舞

 

那个像孩子一样内心纯净的诗人顾城说过,假花固然好看,但是它没有生命的密码,不会绽放,连枯萎都不能。虽漂亮永恒,亦是一出悲剧。

 

是的,假花呈现的是一种生硬的“完美”。艺术教师从一开始的不会上课,到摸着石头过河的上课,再到能以不变应万变的游刃有余的上课境界,是需要时间的,也需要岁月的累积的。作者说得好,一块没有经过打磨抛光的粗糙的大理石,只有经过精心打磨,才能变得细腻圆润。一堂课的环节说起来简单,但要上好,却极不简单。在一个不断重复“试教”的过程中,有选择地接受观课者的合理建议,体会教学设计的有效呈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最终,磨课者的水平才能获得上升和提高。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同理,一堂课虽小,和人生的大课比起来,简直是太微不足道了,但就是这样渺小的课,要上好每一个细节,却也得一步一步来,不得有半点马虎。

 

平实而优秀的课堂自然是我们每一个艺术教师追求的。而磨课,是我们艺术教师成长过程中一道不可或缺的步骤和环节。

 

记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石阶天天被人踩,菩萨石像天天被人朝拜。日子久了,石阶难免心生怨气,同样是石头,为什么我就只能被人踩,而石像你天天被人仰慕?艺术讲究美的感觉,无论是直观的感受还是客观的感觉。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石阶的美太单一,而石像呈现的是立体美。同事教数学,她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石阶有六个面,只不过是六个面,而石像之所以能成为石像,是经历了无数次刀片的切割和雕刻才成就了石像的完美。那么,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石像是不是经历了“千刀万剐”,是被“置死地而后生”的涅槃才成就了石像的辉煌?这样一来,石阶才没经过几刀的雕刻,是否根本就没有资格来羡慕?

 

同样的,如果一个艺术教师没有经历无数次公开课的磨练,没有这种炼狱般的煎熬,又怎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公开课就是要把我们最美的东西展示出来。这种最美的东西,必定能够唤醒学生心内追求真善美的种子和发现生命世界的完善。而这种唤醒和发现,是多么的令人欣喜和向往。

 

二期课改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重过程、重体验、重实践等。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其实就是一个软实力的培养和竞争,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则是学习的不同形式,探究学习则是一个重思考并深入思考的过程。所有艺术表达的东西就是情感,而情感是最能引起共鸣的载体。南汇的音乐教研员倪红老师说得好,艺术不仅是个人精神生活的寄托,更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情感之花和理性之光。是的,艺术能将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升华到一种最高的境界,难怪,芭蕾舞剧最好的俄罗斯曾经说过,若是用更多的时间来跳舞的话,战争就不会有。艺术还有如此功效,让人不得不侧目艺术的最终力量。

 

选摘一些文中的精华之处:

1、如何评判一节课的精彩?

一节课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师的教,还得看学生的学。艺术教师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且善于合作交流、体验成功;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并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2、宋代的朱熹就已经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3、“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有一幅名联: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4、评课方面: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师素养等几方面。

5、评课的要点: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不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其次,要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最后,要看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改进等。

 

一句话小结今天的随笔:Good  things are  never   easy.

 

                                                                   2013-10-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