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那个人生阶段
(2013-05-04 16:16:16)
标签:
教育育儿校园 |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
赢在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那个人生阶段
——《赢在中学》阅读心得
文/飞舞
北京十一中学,学子遍布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美国有“第56号教室的奇迹”,可是,在中国却有北京十一学校的传奇,让人侧目让人仰视让人思考,为什么这样的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有这么强的能力?在这里,是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赢在中学,60个历练小故事,60位学生主人公,用淡淡的口吻讲述自己在十一的故事。是十一成就了他们,还是他们传奇了十一?现实很残酷,不是每个梦想都有快乐的结局,但是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们是快乐的。这本20万字的书里,提到了68次的“快乐”,以及109次的“梦想”。是的,梦想是一个人的人生坐标,引领着一个人的前行。没有梦想的人,是可悲的,有梦想的人,是快乐的。因为快乐,就是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
成功的教育在于让学生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梦想,在于学会如何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对于太多的学生而言,梦想或者是在遥不可及的未来,或者仅仅终结于进入某个学府。虚无缥缈的梦想不能称为梦想,只能被称为梦。而只有当我们知道自己如何一步步走向梦想时,才算是真正拥有了梦想。
在十一学校,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所有学生的梦想。在这里,只要拥有梦想,并且付诸实践,都会获得尊重。这里有人学习成绩倒数第二,但在高二的时候却被保送进了清华大学。这个只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还有:
爱咖啡,爱奶昔,不爱柚子茶。
爱品读经典,爱享受生活,不爱枷锁的束缚。
爱16点11分的自由,不爱7点29分的慌张。
成不了学霸,也不期待大神。
我只是特立独行与非主流的代表。
我和你一样,都是世界的奇葩。
这是十一学生徐子晗的一段文章。再来看:
思维缜密是我在辩论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想事情要顺着一个脉络往下进行,浮于表面且平铺面很广,其实并没有扎到深入的东西。就好比说一个印章和一根针在纸上,透过纸面进去的一定是针。这是十一的学生左烜烜的《左岸右岸》。
面对应试,面对扑面而来的升学压力,这些“孩子”哪来的这份自信?这些同学,成天忙于工作,却一点不耽误学习。他们怎么会如此优秀?一个老师说:“学习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反映,同时应该与特长相结合,而它的提高需要依靠课堂外的各种活动去培养。”十一学校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获“卓越学生”称号,获奖无数的陶泽平同学,如是说:“十一学校给我提供许多机会和平台,让我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选择来锻炼自己,让我认识许多优秀的、有独特想法的人。她不像一些把你囚在在教室里让你背书做题考试、让你在单一价值观里活着的学校,她能帮你打开面前的门,让你走出去,让你知道:世界原来是这样。”
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我坚信这句话的内涵。看完这60个小故事,希望自己也有所收获。事实是,每看一个小故事,都让我信心满怀都让我斗志昂扬,仿佛又回到了我的18岁,那个遥远的青葱年代。而今,当我站在三尺讲台上,给我的学生讲述十一学校里那些优秀学生的股事时,我总会看到下面那些晶亮晶亮的眸子里闪过的那道光。我清楚地知道,那些一闪而过的光亮,是希望之光。
201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