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用灵魂爱着自己孩子的父亲
(2013-04-02 08:19:30)
标签:
文化育儿教育 |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
——细读《做父亲的幸福》有感
文/飞舞
7张照片,串联出了一个16岁少女的成长历程,也刻画出了一个男人因为孩子而脱胎换骨的这些年细碎的生活。
这些年,有欢笑、有泪水、有嬉戏、有无奈、有快乐、有悲哀、有兴奋、也有憔悴,但更多的是,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乐观、坚强、豁达、淡定、自信、只往前看不回首、把苦吞进肚里转眼天明又是微笑的脸庞这样一种人生态度,让人心酸,也让人敬佩。
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女,紧紧依偎在一个清瘦,但是气质非常儒雅的男人身边,一个是范姜国一,一个是东子老师,她的父亲。就是这样一张甜蜜相依的照片,看了却未免让人鼻子酸酸的。照片上的东子老师非常瘦削,神情憔悴,但是笑容很温和,而女儿范姜国一举手投足流露出来的对父亲的深深依恋,非常吸引人的视线。与其它照片所不同的是,东子老师其他照片的笑容都是淡定而又明朗的,唯独这张例外。顺着照片看下去,果真,全书所有的章节里,唯有这第四章是最为动荡和最心无所依的一段人生历程,同时也是涅磐的一个人生章节。
佛家曰:失去即得到.任何失去其实都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得到
东子老师失去了婚姻,却得到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得到了抉择的自由不会再肆意受阻.失去婚姻的同时,也失去了多年以来自然而然形成的习惯,却得到了重新开始的勇气。打破一种习惯需要很大的勇气,被打破一种习惯去重新适应却更需要更大的勇气。
对于那尚在年幼的女儿依依来说,因为父母的婚变而失去妈妈,尽管不得已不适应不能再如往常般得到双重的双份的爱,但是,却因此获得了坚强和勇气;虽然失去了完整的家跟着父亲居无定所的漂泊,但是社会是一所最好的学校,她得到了锻炼自己承受和直面生活的能力,尽管落寞尽管无奈尽管很被动。生活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人生的试金石有时候就是这般的沉重;岁月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不近人情.
我一直是相信宇宙间有一种相对的能量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估计也是因为能量的流动。你对生活付出了什么,生活自然也会回报给你什么。我相信宇宙间存在的能量守恒定律一如我相信春花秋叶的辗转和徘徊,无论什么样正的反的能量都会以自己特有的频率和速度传过去,传给上天,上天同样会以相等的频率和速度返回。只是,在这个默默地坚守和改变自我的过程中,等待和坚持太会折磨人。这样的历练,很多人都坚持不到最后一刻,努力了,却不尽心,半途而废,无功而返。而依依爸爸做到了,始终顽强的坚持着自己的理念,用快乐倡导着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并为之持之以恒了16年。
16年.16年哪!16个365天,5840天,140160个小时,8409600分钟,504576000秒。这相伴的时间里,于一个人的一辈子而言,浓缩了多少的用心和有心?要多大的毅力和耐心?坚持就会出现奇迹,坚持到底更会令自己惊讶,因为走到最后而收获的一切意想不到的结果.
爱一个人若如此,夫复何求?对孩子来说,有这样用心爱自己的父母,这是一种奢求,不是每个人都会正确的爱自己的孩子的。对父母来说,始终心怀感恩的对待着这个生命当中的天使,无论她好她坏,都一如既往地对待她,想放设法引导她培养她,努力让这样的日子快乐,努力的让这样相伴相陪的岁月精彩,这个,没有正确的理念没有千方百计地思考和没有万般的用心和坚持,是做不到的。爱在表面的肤浅,只会造成这样那样的矛盾和无法沟通的失落。
我在看《我是歌手》节目的时候,常常感觉那些歌手是在用灵魂唱着歌,那种人和歌融为一体的感觉,时常让人在短暂的欣赏中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我在何方。而我在给学生欣赏这个既是娱乐又是比赛的节目的同时,萌生了引导他们的意愿:用灵魂去歌唱,用激情去学习和做事。我能感觉到,在众多学生中那些迷茫的眼神,那一刹那眼神中闪过的光亮。我知道,这是领悟和会意的眼神。而我在看东子老师这本《做父亲的幸福》16年的教子随笔时,也时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东子老师在用他的灵魂爱着他的孩子,也是在用激情做着他的这份名为“父亲”的事业。
是的,他的头衔很多,他的身份也很多,但是,无论他是记者也好、心理学家也好、大学老师或者主持人也好等等,都没有“父亲”这个头衔更让他值得心安和骄傲的。他就是为了依依而存在的;他就是为了等待依依的到来而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就是为了让依依骄傲有他这样一个父亲而守候着的。这是他的价值,存在于世上的价值,行走在美丽人间并不为后悔到这个世界上来走一遭的价值。依依降临之前,所有经历的坎坷和坚持的自我努力,其实都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铺垫,这种铺垫就是为了迎接依依的盛大来临。确实,依依不负他所愿,很出色.
很难说,是依依成就了这样的一个父亲,还是这样的父亲成就了这样出类拔萃的一个女儿,一个在应试教育下却依旧阳光快乐乐观豁达充满靓丽笑容的女孩。无论怎样,书里有很多的内容值得更多的父母借鉴。就让更多迷茫在育儿路途上的父母们,多一点这样的正能量多一点这样的亮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