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温鲁迅先生的文字带来的感悟

(2013-03-18 15:45:56)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丰子恺鲁迅小说全集》心得

文/飞舞重温鲁迅先生的文字带来的感悟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鲁迅的话总是一针见血,直指人心。

 

《狂人日记》

    小时读《狂人日记》,总觉得人吃人,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是个多么不可思议的社会和环境,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如今,事隔二十几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再来重温这狂人,这日记,这让人惊悚的文字,真不知道鲁迅是怎样平淡的看待这一切。恐怖的年代,竟然——吃人!

    吃!人!两个让人惊悚的字眼,无法想象。在鲁迅的文字当中,呈现如此生存状态,吃别人,还竟然吃自己的亲人,血肉相连的至亲。

记得我高中时的班主任,那个比我们当时大不了几岁的年轻哥们,他一本正经的说,人肉是酸的。酸的。这口气颇有阿Q 的味道,或许又夹杂了一点孔乙己的腔调。

    还记得,很多年前的媒体报道,有人吃馒头,竟然在馒头里吃出了一个指甲。而这家店址,被报料是在某个火葬场旁边。当时听到的感觉太恐怖,所以记忆犹未深刻。只是,再恐怖,时过境迁,都会忘记,但是,一旦看到某些相连的文字,这久远的记忆霎时超越时空的被连接了起来。

    历史上也有记载,古时易子而食。由此可见,人心险恶竟然到了极点。年幼时看到这样的事觉得恐怖,风雨岁月飘摇之后十几二十年,更觉恐怖。而恐怖之后更为深沉的,是——悲哀!因为思想的愚昧,怪不得鲁迅弃医从文,用直指人心的笔尖来拯救当时麻木的国人的心灵。身体上的疼痛看得好,但是,精神上的愚昧却远没有药效来得快。

 

《孔乙己》

    小时读这篇课文,只记得孔乙己的被嘲笑、“排”出九文大钱以及“窃书能算偷吗”等等这样的文字。那时觉得好笑,以一个稚童的心态。如今,隔了那么久的岁月再来看孔乙己,记忆中早已远去和被忘记了的孔乙己,未免有点心酸。当真一个落魄到如此地步,只剩下喝酒为乐,却还要遭到店里店外人的无端嘲笑。无论掌柜和旁人。都爱取笑他,让他难堪,他们就快乐,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孔乙己痛苦的基础上。也许只能这样说,这样的社会状况,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人贱免不了要遭到被人欺的地步。

 

《药》

    一个带血的馒头,能治好痨病。多么愚蠢的方法和想法。

看书的深夜,脑子里突然飘过“有田不耕仓禀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贫穷可怕,但是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这一点就像《狂人日记》里提到的“人吃人”的社会一样,不仅愚昧,简直恐怖!这也是鲁迅弃医从文的真正原因。

 

《明天》

    明天,多么充满希望的一个词,两个字。日和月,让人无限向往。可是,在这篇文章里,明天却充满了悲哀。宝儿的死去,带走了他的母亲单四嫂子的魂儿。也许是因为同是母亲的身份,格外能感同身受她的心境。悲,莫大于心死,希望没了,还有什么牵强的理由可以值得自己去笑对明天?

    那时候,她在纺着纱,宝儿坐在一边吃着茴香豆,瞪着一双小黑眼睛,对她妈妈说:“爹卖馄饨,我大了也卖馄饨,卖许多的钱——我都给你。”来自于纯真孩子的声音总是格外的动人。那个时候,真是连纺出棉纱,也放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鲁迅先生是这样描述的,真是把日子的精髓都描绘出来了。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这是上天的恩泽。这样的光阴太美,美到承受不起这一切的灰飞烟灭以及由此带来的突然的寂静。放佛一切都还在眼前,世界却在瞬间变了样。生活总是这样让人哭笑不得,所以,一切都要用力珍惜。

 

《一件小事》

    只不过是一件很小很细微的事情,只不过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却影响了鲁迅先生的一生。不仅如此,还时常鞭策自己并反思自己,更因此在这样的小事中,增长了作者的勇气和希望。

    小时读这篇课文,只是听老师分析“车夫满身灰尘的后影顿时高大”和“榨出皮袍下的藏着的‘小’来之于我”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对比。时隔经年,很久以后重温鲁迅先生的文字,竟无端的多了很多具体的感受。这是岁月的馈赠,无论好与不好。那时的我还小,体会不到人的本性是如此自私如此内己的。人性的弱点是无时不刻不存在的,而今重看,竟觉得,教育的意义还是那么深重。说是作者自我羞愧,却使看的人和读的人也有了自我的反思。由此这样的反思这样的细节,也就凸现了鲁迅先生的文字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能够给世人,尤其是绵延了几十代以后还能如此有深刻的影响,正好应了那句亘古不变的话:好的文字有直指人心的力量。简洁的说:知识就是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