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读书郎》训练纪录及反思(上)
(2012-11-22 16:26:10)
标签:
工作笔记校园 |
分类: 教学案例随笔感悟工作 |
《望月》训练纪录及反思(上)
初二的一个班,每次训练40分钟。
1、10/25(识谱学歌第一和第二段)
这个班级的整体素质非常好,是一个民乐特色班,具有普遍的乐理知识的班级。最重要的不是这个,是这个班级对于唱歌的热爱感染了我,所以我决定将这个初二的2班定位,合唱比赛训练基础班。在这个基础上,把拓展课课堂里的学生再安排进来,这样的话,可能到最后,无论是训练的效果还是对于比赛的要求,都能拿下来了。
整体的一个班级容易训练,何况她们对于唱歌都有一种非常快乐的感觉,不仅感觉快乐,而且愿意。我从她们的眼神当中可以看出来。对于一个合唱老师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激动的?
我第一节课就教了两段,马上都能唱了下来。一节课40分钟,对于训练课来说,时间很短,但是很短的时间里能将两段唱下来不容易。若是每天训练连40分钟,对我和对他们来说,都已经是件很奢侈的事情了。不管怎么样,我对他们很有信心。他们对我,亦很有信心,从她们每次训练时和训练完的笑容里看得出来,也感受得到。好好训练吧,我对自己说,这些都是很不错的孩子,也是很不错的苗子。大家齐心协力,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的?
2、10/29(学会放松肢体动作、练声、第一段合)
这里我运用了一个瑜伽的动作,目的是放松同学们的肢体。通过放松肢体来达到人的精神的放松。这种放松对唱歌有好处。练习的过程中有很多的趣事,现场授课气氛非常的好。他们愿意听我的话去做,我也愿意走到他们当中去和他们一起感受,表扬一下做得好的同学,帮助一下够不到同学。那一刻,我感觉我已经不是我,我就是他们,他们就是我了。
3、10/30(知道气息所在、练声、第二段合)
这个环节非常有趣,因为双手放在腰里感觉腰身的收缩和鼓胀,像是青蛙鸣叫时的肚子那样一起一合,让人感觉非常有趣。在明确了气息是从哪里出来的之后,我们在练声和唱歌的时候,都有意识的去感受腰身的变化,从而让自己的声音更有质感,以此轻松而又简单并且不知不觉地达到了我的要求。
4、10/30(快乐的感觉、学会感恩、表情训练、练声、第一第二段合,学第三段)
学会感谢学会感恩是我教学的主题,无论是上课还是训练。快乐的感觉从哪里来?只有自己感受到了快乐,才会心甘情愿地去做一件事情。除此,运用喜怒哀乐来训练他们的表情,结果,搞笑连连。
5、11/1(放松嘴部肌肉练习、开车游戏,高声部学第三段,低声部学第三段第四段)
这节练习课非常有趣,也许是童趣十足,所以同学们都笑声连连。然后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练声不是很到位,于是即兴发挥让她们互相花痒痒,结果,一开心声音就到位了。复习了第一段和第二段,声部非常清晰,看得出来,这些学生都很聪明,掌握分寸很到位。
6、11/1 (练习张嘴和大吃一惊,练习声音的靠拢,巩固第三段合,学第四段)
这一段合得很辛苦。第三段还好,第四段低声部单独唱得时候,很棒,节奏音准什么的都很准,但是,与高声部合的时候却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偏差。这个很正常,也很不正常,呵呵。看从什么角度来看问题了。还需要磨合,不断的磨声音的一致、磨声部的平衡、磨表情等等之类的,还没到处理歌曲情感的地步,只是先把歌学会,然后能基本合起来就是。估计在期中考试前,只能把一首歌的粗粗的样子给唱下来。由于正处期中考试之前阶段,非常的敏感而有微妙,所以,彼此都很珍惜。这些学生,我个个都喜欢,哪怕唱得不好唱不上去的,她也会来跟我说,老师,我这个唱不出来。很朴实,不做作,这一点,我很欣赏。不会没有关系,我可以教你,但是你不能滥竽充数混在里面,这样就不好。
7、11/5(练习气息:一只葫芦两只葫芦……练声,高声部高音,低声部中音;合第三段)
气息训练,交给他们方法,让她们回去自己练习。不过看来在以后的练习中要每次练练,用不同的方式。气息好了,音准好了,声音好了,歌也就成了。气息不好,歌曲没有乐感,这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情。第三段不熟练,高低声部都要练而不能轻易的模糊的就这样过。
8、11/6(感受腹腔共鸣,练习收缩和放松。第一、二段过,第三段合,第三段有问题)
这节课的练习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腹腔的气息训练,后部分是第三段的磨合。腹腔训练的时候,基本上每个同学都能做到,但是运用到歌曲中,还是有点难度的。事实上,第三段合得很不尽如人意。也许是因为不熟的缘故,所以,分开来又唱了几遍,好像还好一点。至少,第三段到下课的时候,很明显的两个声部是出来了。只要声部出来就好。
9、11/6(骑马舞,第二段过,第三段合,第四点磨合,高声部调整,低声部走音)
我上去的时候,学生都在跳骑马舞,我也和他们一起跳,跟着他们一起学,气氛很high。这种气氛正是我所需要的,有利于等会儿的唱歌。在这样的状态下,练声效果也特别好。很明显,高低声部分开来练之后,高声部的声音很明显就好听了许多。
低声部有点不稳定,老被高声部带走,看来得一个个过关,不然,容易出问题。还得找出一个关键人物,音准特别好的,让这个声部有个中坚力量可以引领。高声部人少,但几乎个个都是精英。明天就是期中考试了,三天一过,加上两天的双休日,前面所做的努力可能又要废掉一点,得做好心理准备,下周过来得重新来过,不然会措手不及的。
下课之前,和学生们说好了,让她们自己去多唱唱,每天只要5分钟即可。另外一首歌去网上百度一下,反正是老歌,原先就会,只是改编了,还有声部的问题。我也得趁这几天里,好好把另外一首歌给琢磨一下。路漫漫,好好修炼吧!
10、11/13(气息训练从1数到100,一口气,着重训练第四段,合起来,一首歌就差不多了)
这节课弄第三段和第四段花了好多的时间,因为低声部老是被高声部带走,所以,低声部一直在唱旋律,反复,尤其在熟悉歌曲的程度上。我想了想,被带走,除了自身抗干扰的能力不强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不自信。
11、11/13(着重训练望月第三第四段,且合成声部)
第四段花了好多的精力,老走音。没办法,只能一个一个过,结果发现好多人混在里面。倒是一个一个过了之后,效果好多了,也不被高声部带走了,看来,我必须在某些时刻,为了保证质量,需要铁面一点,呵呵。
12、11/13(拓展课合,初二的学生和预备的学生一起合,望月合起来,读书郎教一半)
也许是因为人多了,加上预备年级的孩子音色本来就漂亮,一下子声音厚实了不少,而且两个声部很清楚。但是低声部老被高声部带走,所以,我得想想办法了。这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13、11/15(把读书郎教完,把领唱指点一下)
读书郎教完,大致的合唱轮廓就出来了。效果应该还可以,我只是想让她们快点唱熟,所以还是停留在毛坯的阶段,还未装修,呵呵。学歌的过程总是非常有趣,因为这样那样的差错。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小插曲,每次排练都非常的开心。
14、11/15(读书郎反复,各声部唱熟,反复)
因为走音,因为被高声部带走,我只能让低声部反反复复的唱,只能这样了。以期通过反复来加强和巩固她们的各自的声部旋律。自然,这样的进程一点都快不了,尤其像我这么做事要求再好一点再好一点再完美一点的人,这样的性格真折磨人,但是,不这样做,我自己过不了我自己这一关。当我们通过努力练习,两个声部最终完美的合起来且非常平衡的时候,我们大家不由自主的拍起了手。这个时候的快乐,那是由内而外发自心底的快乐,我想,这也是这些小屁孩喜欢我的原因吧。
15、11/15(低声部中午过关,下午高低合,读书郎全部合完)
记得这次中午低声部额外训练一下之后,在下午第一节课合的时候,效果特别好。于是,我知道了,低声部的走音和把握不了,是因为对歌曲的不熟练。换句话说,这些学生的天分,在唱歌方面很一般。但是没关系,只要喜欢就好。目前为止看来,她们是很喜欢,尤其是,每次上课还没打铃,总有人已经率先跑上来了。
16、11、20(高声部中午训练,望月前三段合一下)
这次训练是已经隔了3天之后的事情了,效果当然不理想。双休日,加上周一共三天的不训练,使得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为了迎接周二督导的到来,周一所有的课所有的人员几乎全部在上视讲课,不让课出来,我自然也不好意思去硬把课要过来。
坦然面对吧!学生跑过来高兴的跟我说,她们班没有被听到课。我为她的高兴感到悲哀,告诉她,亲爱的小孩,这种想法不必有,我们平时怎么上课的,这个时候也就怎么上课,不管谁来检查,都一样,别因为有这样那样的变化而影响了你。一句话,自己的态度要端正。我相信这样出自肺腑的话,一定会对她受益匪浅,因为我的态度正确,必然会影响她。
至于后来的训练,目前为止,两首歌都已经学完,准备进入熟练的阶段,在熟练过程中又要加入情感的处理。这节课40分钟给我用,根本就不够,只合了3段,目前为止,3段的效果还是挺让人满意的,音准和声部线条还是挺清晰的,不过,老担心低声部会被带走,因为混在里面的人太多了。我准备明天中午把低声部先训练一下,至少一个一个过关,看她们怎么混。学生时代如果学会了混,长大以后不得了,样样事情会学会偷懒的。不能让她们养成这种习惯,至少在我手里不行,因为我是老师,我有责任,我也有职业精神,呵呵。
高声部教了她们一点唱高音的技巧和方法,聪明的孩子,效果马上就出来了。在整体训练的时候,跟她们聊了一会会儿,说了几个好笑的事情,然后就把她们给逗乐了,一开心,自然,接下去的声音状况是我所需要的那种状态。真好!
17、11、21(低声部中午训练,练大声说话一个个过,望月第四段,低声部的薄弱环节,着重训练。全体练气息,从1数到100)
我仔细考虑了一下低声部为何底气不足的原因,除了一些学生自身懒惰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最致命的问题,就是不得要领。她们态度都很好,也可能只是因为喜欢我而态度好。做不做是一种态度的问题,而做得好不好是能力的问题。低声部现在始终上不了一个台阶,一定有原因存在。我总觉得她们的声音很虚弱,那是因为没有气息支撑的缘由。那么,这节课开始,训练气息。看看效果,其实之前我教过她们的,但是,在教的那节课上效果是好的,只是这帮孩子前面上的,到了后面就忘了,需要时时提醒。而我,又不是啰嗦的人,自然,现在有这样声音虚弱的效果,是正常的。既然这样,那么每节课匀出5到10分钟来锻炼气息吧,因为这是唱好歌的关键。
18、11、21(气息训练:一只葫芦、闻花香、打哈欠。低声部训练要求:声音稳定,音准准确,不受干扰。高声部一个一个过,训练面部表情,如何让自己的表情更生动更讨人喜欢)
练基本功的课,总是非常的有趣,过程的有趣,也许是她们喜欢我和她们之间的互动。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练声和唱歌之间,学生不会变通。就是不会把在练声中的声音放到歌唱中去。就这个问题,一出现,马上指出,纠正,练习,不断的反复。为了让她们体验感觉,我让她们回忆小时候最好的朋友或者最喜欢的玩具,那种感觉有助于唱歌。练习那么多节课下来,我发现,咱们的学生现在很可怜,因为她们的内心没有一种感悟美的敏感。暂且不说能力,只能说对美,声音的美和歌曲的美,没有一种敏感性。这是很致命的。对美敏感的同学,她们能在瞬间跟着我的思维,而且从表情上就能看出来,灵魂仅仅依附在身体上,随着眼神的波动,一起随歌而行。教到这样的学生,是一个老师最大的享受。
我总是在学生身上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然后会在无意识之中想到小女的问题。想到以后可能会发生的问题,然后我会想出相应的办法去应对,而且是积极想办法去应对。我也总是把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好玩好笑的事情告诉她,她也会帮我想办法,或者随着我一起哈哈大笑。这样的时刻,总是很快乐。无论学生中出现的什么问题,正面的和反面的,都让我从中受益。
享受这一刻,无论是好是坏,我对自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继续修炼吧!